《至廓尔沁部落与诸蒙古宴》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长筵(cháng yán)的意思:长时间的宴会
大野(dà yě)的意思:大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或荒野,也可引申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恩膏(ēn gāo)的意思:指得到上级的恩宠和赏赐。
法酒(fǎ jiǔ)的意思:法酒是指官方正式发布的公告或政策,比喻官方的命令或规定。
欢歌(huān gē)的意思:形容喜庆、欢乐的歌声。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提携(tí xié)的意思:提携指的是给予帮助、支持和培养,使他人得以发展、进步。
众多(zhòng duō)的意思:数量众多,很多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玄烨在廓尔沁部落与蒙古族人民共宴的场景。开篇“大野支黄幄,长筵藉软莎”以广阔的草原为背景,黄色的帐篷和绵延的宴席铺展在柔软的草地上,营造出宏大的场面。接着“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表达了皇帝对边疆民族的恩泽,以及部落分布于山岭之间的景象。
“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描述了宴会上醇厚的美酒让宾客陶醉,宰杀的牛只供众人享用的盛况。最后“提携偕妇稚,千帐动欢歌”则展现了人们携家带口参与宴会的温馨画面,千座营帐中充满了欢声笑语,生动地表现了民族间的和谐与欢乐。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民族与皇室之间融洽的互动,以及盛大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氛围,体现了清代宫廷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和谐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