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关天(guān tiān)的意思:关乎天下大事,涉及重要问题。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江势(jiāng shì)的意思:指江河的水势,比喻事物发展的势头或形势。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九峰(jiǔ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峦叠嶂。
窟宅(kū zhái)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恶劣的地方。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龙元(lóng yuá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非凡的人物。
密云(mì yún)的意思:指云雾密布的景象,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聚集在一起。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水痕(shuǐ hén)的意思:指水迹、水印。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我师(wǒ shī)的意思:指自己的老师或师长。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元自(yuán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自擅(zì shàn)的意思:自以为擅长某种技能或领域,自负自满。
- 翻译
- 倚杖河边,留意水中的痕迹,眼中满是喜悦,看见一群白鸥飞翔。
夜晚的雨声如泉水般倾泻在九座山峰,早晨江水涨势分明,形成三个堤坝。
水下的洞穴原是蛟龙的居所,它们自得其乐,而邻居的鸡犬声也显得亲切可闻。
我的老师饱餐一顿,仿佛领悟了上天的旨意,准备收起阴云,放晴天空。
- 注释
- 倚杖:拄着拐杖。
水痕:水面留下的痕迹。
白鸥群:一群白色的海鸥。
九峰:九座山峰。
三堰:三个堤坝。
窟宅:水下的洞穴。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巨兽。
邻家:附近的邻居。
一饱:饱餐一顿。
关天意:与天意相关,可能指自然规律或某种启示。
晴风:晴朗的风。
密云:厚重的乌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倚杖河边记水痕",诗人手持拐杖站在河岸边,观察着春水的流淌和变化。"眼明喜见白鸥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雨声夜向九峰泻"与"江势朝来三堰分"则描绘了一场春夜细雨过后的景象,江水在山峦间奔腾,形成了三个急湍。这里的“九峰”和“三堰”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夸张或泛指,突出了江河的连绵不断。
"窟宅蛟龙元自擅"一句富有想象力,通过比喻手法将水域中的生物(如蛟龙)描写得仿佛拥有自己的领地。紧接着的"邻家鸡犬要相闻"则是对岸边村落生活的一种描绘,显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似乎在讲述诗人或其师傅对于自然规律的领悟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一饱"可能是指吃饱之后的心境,而“关天意”则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凡人的意志或力量。而“收拾晴风放密云”则像是在描述一种控制和释放,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情感的调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即目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