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真而静,为学心偏与静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而翁(ér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年纪很大。
佳儿(jiā ér)的意思:指儿子或称赞儿子聪明优秀。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韶华(sháo huá)的意思: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时光。
俗子(sú zǐ)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缺乏修养的人。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为学(wéi xué)的意思:为了学习而努力。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昼漏(zhòu lòu)的意思:指昼夜不分,时间不知不觉流逝。
鸟啼花落(niǎo tí huā luò)的意思:形容春天景色美丽,鸟儿啼鸣,花儿飘落的景象。
- 鉴赏
此诗《静学斋为沈布政之子赋》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描绘了一位学子在静谧环境中潜心读书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学习与修身并重的哲理。
首句“人之生也真而静”,开篇即点明了人性的本质在于真实与宁静,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接着,“为学心偏与静宜”进一步阐述了在静谧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激发内心深处的智慧和潜能。
“巷里柴门长掩处,眼中俗子未来时”两句,以巷口的柴门常闭和眼前无世俗干扰的景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个体摆脱外界纷扰,专注于自我提升。
“鸟啼花落韶华暮,琴罢香销昼漏迟”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通过鸟鸣花落的景象,暗示着时光易逝,需珍惜当下;而弹琴之后的香消玉殒,则象征着艺术与美的短暂,提醒人们要把握每一刻,追求精神层面的永恒。
最后,“勉读尔书成尔德,而翁簪组望佳儿”表达了对沈布政之子的期望,希望他能通过勤奋学习,不仅增长知识,更培养高尚品德,成为父亲所期待的优秀人才。整首诗既是对个人修养的倡导,也是对后辈的殷切期盼。
综上所述,《静学斋为沈布政之子赋》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中,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后代教育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