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孟熙韵》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孟 熙 韵 明 /唐 之 淳 百 顷 清 江 一 草 庐 ,乡 人 齐 识 病 相 如 。不 知 吟 得 秋 多 少 ,柿 叶 红 时 好 细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顷(bǎi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很大的土地。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柿叶(shì yè)的意思:柿叶是指柿子的叶子,比喻外表看似平常而实际上有特殊用途的东西。
时好(shí hǎo)的意思:合适的时机;适当的时候
细书(xì shū)的意思:指细致详尽地书写或记录。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次孟熙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百顷清江一草庐",寥寥几笔勾勒出江边草庐的简朴与清幽,足见诗人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乡人齐识病相如"一句,暗示了诗人可能身体略有不适,但乡亲们对他的理解和关爱如同相如之病,充满了人情味。
"不知吟得秋多少",诗人沉浸在秋天的景色中,沉醉于创作之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记得秋天带给他的灵感。最后,"柿叶红时好细书"以柿叶转红的季节作为背景,寓意时光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在此时此刻心境的宁静和对文字的细致品味。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在疾病中的文学创作乐趣,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