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西自遣和仲木》
《城西自遣和仲木》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破书零帙补初完,萝壁荆扉每独欢。

酒债渐稀宾数简,诗逋才了梦怀宽。

焚香细草先公传,画竹旋添稚子竿。

累月芧羔忘肉食一杯可共懒僧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渐稀(jiàn xī)的意思:逐渐减少或消失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酒债(jiǔ zhài)的意思:指借酒消愁,但喝酒后产生的烦恼或后果。

累月(lěi yuè)的意思:连续多个月份累计的时间。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僧残(sēng cán)的意思:指僧人残缺不全的身体,比喻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诗逋(shī bū)的意思:形容诗词才华出众,文采飞扬。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先公(xiān gōng)的意思:指在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中排名第一,具有最高地位或最高权威的人。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鉴赏

这首诗《城西自遣和仲木》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城西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宁静的意境。

首联“破书零帙补初完,萝壁荆扉每独欢”,描述了诗人修补破损书籍的场景,以及在简陋的环境中寻找乐趣的情景。这里通过修补书籍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颔联“酒债渐稀宾数简,诗逋才了梦怀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随着酒债逐渐减少,来访的宾客也变得稀少,但诗人却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梦中的忧虑也因诗歌的创作而得到缓解。这反映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能从艺术中寻找到精神的寄托。

颈联“焚香细草先公传,画竹旋添稚子竿”,表现了诗人对先辈文化的传承与对家庭的关爱。他通过焚香细读前人著作,学习并传承文化;同时,为孩子添画竹竿,寓教于乐,体现了对后代的教育和期望。

尾联“累月芧羔忘肉食,一杯可共懒僧残”,则展示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友情,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长时间的素食生活并未让他忘记生活的乐趣,一杯清茶足以与僧侣共享,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对知识的热爱、对家庭的关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玉堂春.继重阳韵

玉悟金通,心心从教化。玉虎金龙,时时相迓。

玉滟金波,澄澄成次亚。见玉溪中,产玉芽。

玉叶金枝,荣荣无朽谢。玉姹金婴,闲闲看舍。

玉户金关,明明开上下,唱玉堂春,赏玉花。

(0)

心月照云溪.继重阳韵

死生生死,镇日常惊怕。

忽尔遇风仙,便说开、些儿妙话。

忻然顿觉,猛烈弃家缘,向无中,铸经营,烹炼丹无价。

投真得趣,自是增惺洒。

方寸要清凉,把尘缘、般般放下。

颐神养气,心月照云溪,处无私,凭真实,无谄亦无诈。

(0)

临江仙

见了教人情惨切,回头别觅真修。

逢师悲愿话根由。远离苦海,亲得涅盘舟。

跳出火宅三界外,四衢露地白牛。

随身不在外边求。无牵无缆,步步达清幽。

(0)

梧桐树·其一

一更里,调神气。意马心猿尽拘系。莫放闲游戏。

昏昏默默炼胎息。开却天门地户闭。果然通玄理。

(0)

挂金索

四更里,无事四边都宁静。内放心花,赏玩长春景。

戊己门开,有个真人进。一粒金丹,运上昆仑顶。

(0)

苏幕遮

精气神,须保爱。一粒金丹,每在街头卖。

四十年来无人买。闹花丛里,还了鸳鸯债。

九三爻,地天泰。离上金乌,飞入银蟾界。

百尺竿头做一解。这些工夫,任使傍人赛。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