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路(bié lù)的意思:指与他人的道路分别,各自走不同的路。
残秋(cá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接近尾声,天气渐冷,景色逐渐凋零的时候。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飘过(piao1 guo4)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物经过时只是匆匆一瞥,没有停留。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轻舟(qīng zhōu)的意思:轻盈的船只,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中都(zhōng dōu)的意思:中心都市;首都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范栝的《过廪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夜色中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一叶轻舟稳”,简洁明快,勾勒出舟行水面的轻盈与稳定,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静谧而悠然的基调。接下来,“飘飘过廪丘”一句,通过“飘飘”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舟行于水面上的轻盈感,同时“过廪丘”则点出了地点,引出后续的景物与情感描写。
“橹声摇夜月,渔水对残秋。”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橹声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与夜色融为一体,而“渔水对残秋”则将季节的更迭融入其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听觉(橹声)与视觉(夜月)相结合,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古迹中都近,风波别路忧。”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随着舟行,诗人似乎接近了历史的痕迹,心中涌起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同时,“风波别路忧”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当前路径的选择与不确定性的担忧。
最后,“芦花深处听,款乃几曾休。”诗人将视线转向芦花深处,听那款款而来的声响,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款乃”之声,既是舟行水面的轻柔节奏,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暗示着即使在旅途的疲惫与不安中,也总有一份宁静与希望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未来的独特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汉宫春 赋吕子敬梅齐月
梅与月兮,问雪香秋影,几度黄昏。
相逢惊诧,*尽京洛缁尘。
空山耿耿,镇无言、色笑相亲。
应顿悟、风前笛里,三生石上精魂。
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
萧然水边林下,□□□□。
□□□□,炯清辉、冠玉风神。
应酷似,家传清白,□□正献前身。
书锦堂 寿孔竹所
朱户黏鸡,钿钗簇燕,恰颁三日王春。
记得当年佳梦,始绂祥麟。
杜陵天近衣冠盛,谢庭春暖薰兰馨。
人争羡,青鬓未饶,恩袍草色光凝。
佳音须侧耳听。
报取日下蜚声。
蚕纸涂鸦,天上宝墨犹新。
蛰雷先奋三冬暖,便风终快九霄鹏。
君须念,早晚小儒,终期一报平津。
木兰花慢 以上三首见春梦录
任东风老去,吹不断,泪盈盈。
记春浅春深,春寒春暖,春雨春晴。
都来杀诗人兴,更落花、无定挽春情。
芳草犹迷舞蝶,绿杨空语流莺。
玄霜着意捣初成。
回首失云英。
但如醉如痴,如狂如舞,如梦如惊。
香魂只今迷恋,问真仙、消息最分明。
后夜相逢何处,清风明月蓬瀛。
木兰花慢·望斜杨袅翠
望斜杨袅翠,帘试卷,小红楼。
想鸾佩敲琼,鸾妆沁粉,越样风流。
吟怀自怜豪健,洒云笺、醉里度春愁。
有唱还应有和,纤纤玉映银钩。
犀心一点暗相投。
好事莫悠悠。
便有约寻芳,蜂媒才到,蝶使重游。
梅花故园憔悴,揖东风、让与杏梢头。
况是梅花无语,杏花好好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