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浮舟(fú zhōu)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同漂浮在水上的小船一样,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或变故。
见处(jiàn chǔ)的意思:见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尽心(jìn xīn)的意思:尽心指全心全意、用心尽力。表示做事认真、专注,不敷衍塞责。
孔圣(kǒng shèng)的意思:指孔子和圣人,用来形容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的人。
枯荣(k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的枯萎和荣耀两种状态,比喻事物的兴衰、荣辱。
老春(lǎo chūn)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人在春天时仍然保持年轻的精神和活力。
孟叟(mèng sǒu)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尤指智慧和经验丰富的老人。
气命(qì mìng)的意思:指人的命运或运气。
秋成(qiū ché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季节,比喻辛勤努力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瘦石(shòu shí)的意思:指石头瘦小,形容物体瘦小、瘦弱。
晚年(wǎ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晚年阶段,也指晚年的时候。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问心(wèn xīn)的意思:指自问自答,心里明白。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血气(xuè qì)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气概、豪情壮志。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和存子侄长吟酆都韵》。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与宇宙、盛衰变化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
首句“江肥石没浪壮激”,形象地描绘出江水丰盈,石头在波涛中显得雄伟而有力量。紧接着,“水瘦石露滩无声”则表现了相反的情景,水流减弱,石头露于水面,似乎失去了先前的壮观,但却另有一番静谧。
接下来的“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槭鹿去平都轻”,通过鹿的行动,隐喻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鹿在丛深时步履沉稳,象征着人在职场或社会中地位提升时的稳健;而鹿离去时步履轻盈,则是指人一旦失势,便轻易被世事所遗忘。
“消息盛衰有如此,斯理见处须分明”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变化规律的洞察。这里的“消息”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种种信息和体验,“盛衰”指的是繁荣与衰败,而“斯理”是指自然法则或宇宙运行的规律。这两句强调了对于生命、社会现象等变化,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诗中还提到孟叟(孟子)和孔圣(孔子),表明诗人对这两位哲学家的崇敬。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而“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则是说二人在暮年时仍然致力于学问和教化,这种精神状态被誉为是“春秋成”,即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
至于“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诗人强调了人的精神意志与自然界万物的不同。这里的“血气”指的是生命活力,“志”是指人的意志和追求,而“不相同万物殊枯荣”则表明人类追求的高贵和独特性,不应像大自然中其他事物那样,随着时间而生长、衰老。
最后,“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诗人表达了对智慧和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里的“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师承或高僧,而“问心极”则是在询问如何达到内心的极致;“万里浮舟入帝城”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述,意味着通过修行或者深刻的思考,可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至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是对生命、宇宙和个人修养的一种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龙光寺
香宇依空结,虚轩傍水开。
沙明鸿影度,径静竹风来。
午磬传清梵,晴花点绿苔。
寥寥人境外,宴坐送馀杯。
送交代关屯田赴阙
谢公雅尚廉侯政,兼得如君不可加。
自有裤襦歌道路,长驱旌旆访烟霞。
林僧解诵松窗句,厅吏能封竹槛花。
今日北辕堪健羡,清风留与后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