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十》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邸吏(dǐ lì)的意思:指贪污受贿的官员。
葫芦(hú lú)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节楼(jié lóu)的意思:指在城市或乡村中,以楼为标志的建筑物,用于指示方向或标志地点。
筐篚(kuāng fěi)的意思:指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
犀玉(xī yù)的意思:指极其稀少的宝贵之物,也比喻难得的人才或稀罕的事物。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盈庭(yíng tíng)的意思:指庭院或房屋内部充满了人,形容人多拥挤。
赞书(zàn shū)的意思:称赞或赞美书籍
陶学士(táo xué shì)的意思:指自我陶醉于自己的学问,自命不凡,自负盈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翰林院内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古代文官制度下的某些现象。首句“赞书誊副节楼前”描绘了翰林院内文书工作的繁忙景象,副节楼前赞书(校对人员)正在忙碌地校对文件。接着,“筐篚盈庭邸吏传”进一步描述了翰林院内文书堆积如山,邸吏(府邸内的官员)穿梭其间,传递文件的场景。
后两句“深恨葫芦陶学士,受渠犀玉索金钱”则通过讽刺的方式,批评了一位名为陶学士的官员。这里的“葫芦”是一种比喻,形容陶学士贪财的形象,而“犀玉索金钱”则是说他利用职权收取贿赂。整句诗表达了对这种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全诗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讽刺手法,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某些不正之风,以及对廉洁公正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