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许仙师院》
《题许仙师院》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

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

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

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shīyuàn
táng / wéizhuāng

duōqiáoyóuréndàoqiěyín
yuànkāijīnsuǒményìng绿huángshēn

shānyǎnshēngchángzàiqín
wǎngláishuíshú鹿zhùqiánlí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开金(kāi jīn)的意思:指揭开金属器物的表层,使其呈现出金光闪耀的状态,比喻显露出真实的本质或内在的价值。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注释
地古:古老的地面,形容历史悠久。
乔木:高大的树木。
游人:游玩的人,旅行者。
金锁涩:形容门锁久未开启,显得生涩。
绿篁:绿色的竹子。
山色:山的景色。
鹤声:鹤的鸣叫声,常寓意高洁、宁静。
琴:这里指琴声,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往来谁与熟:来往的人中,有谁与主人关系亲密。
乳鹿:幼年的鹿,象征纯真与自然。
翻译
古老的土地上高大的树木多,游客来到这里边游览边吟诗。
庭院开启,金色的锁显得有些生涩,门口映衬着深深的绿竹丛。
山色始终映入眼帘,鹤的叫声如同常在琴音中。
来来往往的人谁与主人熟悉呢,只有小鹿居住在前面的树林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风光与和谐的生活场景。开篇“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两句,勾勒出一片古老而茂密的树林,行人至此,不禁吟诗作赋,显现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情感寄托。

接着,“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两句,则转向庭院之内。金锁涩表明的是一份闲静而不事繁华的生活态度,而门前绿篁的映衬,则增添了一份清幽与隐逸。

“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山色随时可见,显然诗人居所就在这山色中,而鹤鸣声则融入琴声,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享受。

最后,“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满足。行者稀少,只有偶尔经过而已,而乳鹿在前林中居住,更添了一份野趣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雨中漫兴·其八

俯仰浑无累,迂疏百不能。

未忘君子操,肯畏俗夫憎。

古调轻齐瑟,新诗付剡藤。

萧然无物我,兴味似山僧。

(0)

四美人图为永寿王东轩题·其二

绿烟散尽天如洗,露滴银床尘不起。

寒冰一片湿欲流,冷浸碧空秋万里。

倚阑相对不胜情,翠袖飘风舞态轻。

香烬宝炉檀板歇,桂花阴底夜三更。

(0)

读史外纪·其二

粤惟太古氏,一姓十三人。

澹泊诚无为,俗化因之淳。

干支名岁在,天灵实斯君。

继之王者何,爰以定三辰。

寿年能满德,一万八千春。

(0)

感寓·其六十六

百神固非一,所主在一人。

一人总神器,百神歆所禋。

一诚本昭著,二气自屈伸。

变化讵能测,恍惚不可亲。

所贵乎君子,万物备其身。

鬼神自扶佑,福履将日臻。

(0)

巫山高

巫山高高以耸,淮水深深以迥。

我心思归,恨不奋飞。登山无车,涉水无航。

嗟我怀人,涕下沾裳。山高水复深,悠悠当奈何。

(0)

宫怨·其二

自入春来减玉容,腰肢无力受东风。

忽闻墙外羊车过,却恨君王过别宫。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