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林送远曲》
《桂林送远曲》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更为(gèng wéi)的意思:更加,更为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湘漓(xiāng lí)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明亮,景色优美。

湘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女子美丽动人,温柔贤良。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鉴赏

这首《桂林送远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湘漓二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句“湘漓二水陇头分”,以湘江和漓江在陇地交汇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湘漓二水,皆为南方著名的河流,以其清澈、蜿蜒著称,此处用以象征友情的绵长与深远。

次句“一道飞流出白云”,描绘了水流从云中奔腾而出的壮观景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寓意着友人的离别如同水流般不可阻挡,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壮烈与决绝。

接着,“漓水不如湘水好”一句,通过对比湘水与漓水,表达了对湘水的偏爱,暗含了对友人前往湘地的关切与期待。湘水被视为更加美好、更有文化内涵的象征,因此诗人希望友人在湘地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

最后,“君行更为吊湘君”一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目的——访古寻迹,缅怀古代的湘夫人。湘夫人是古代传说中的女神,与湘水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旅途中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整体而言,《桂林送远曲》不仅是一首送别之歌,更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屈大均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张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园居即影·其六

对水柴门总不关,清溪一雨泻潺湲。

千林处处如新沭,洗出林端几片山。

(0)

秋日闭关·其二

借书人取亟,贳酒仆来迟。

世事都如此,那教放两眉。

(0)

潘孟与见和草堂六首因赋十九韵以勖之

从来唱和手,离合两俱难。

刻画看形表,吹镂任笔端。

呼空传响籁,逆势取波澜。

孤管和音奏,繁弦妙指弹。

水穷云绪起,山仄马蹄安。

似以灯传影,还同弹迸丸。

调谐丝比竹,采晕碧和丹。

听只闻邪许,臭微辨茝兰。

谛观神秀俗,休问体肥单。

唾出人争拾,衔馀鸟弃残。

灵须呵瓦石,险必呕肠肝。

海底淘星月,空中舞索竿。

穷搜诸宝现,高蹑万人寒。

以此归词匠,方堪步雅坛。

山川元不朽,金石也难刊。

世自趋狂药,谁为破梦团。

古来高格少,人尽矮场观。

之子才而敏,伊余乐且般。

鸳鸯原活谱,针法在人看。

(0)

拟登极日五色云见

玉烛皇图固,金縢历数归。

三辰方在御,五位俨垂衣。

佳气浮仙仗,祥云捧禁闱。

彩圜星纬动,光夹日轮辉。

万国瞻玄象,千官拜紫微。

瑞烟长矞矞,冲穆想宸威。

(0)

寄寿尹母

一茎仙液湛金卮,恰是槐芬萱郁时。

池养苞毛今五色,庭栽瑶树亦三枝。

和丸且课庭前草,弄玉常含膝畔饴。

若问蓬莱清果否,碧桃方热报君知。

(0)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因为山僧草疏

踏遍閒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

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

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

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