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雁》
《春雁》全文
明 / 黄好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万里湖南雁,春来又北飞。

亦知乡土异,不恋稻粱肥。

绝塞心先到,长河渐稀

关门外客,应待问征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待问(dài wèn)的意思:等待有人来问询,表示事情的结果尚未确定。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湖南(hú n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或行为隐秘,不容易被看透或识破。

渐稀(jiàn xī)的意思:逐渐减少或消失

里湖(lǐ hú)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事物的内部或内部环境。

外客(wài kè)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外国的客人。

乡土(xiāng tǔ)的意思:指乡村的土地、风俗、传统等。

应待(yìng dài)的意思:应该等待或者应该等候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鉴赏

这首《春雁》由明代诗人黄好信所作,通过描绘大雁在春季迁徙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万里湖南雁”,以“万里”二字开篇,强调了大雁迁徙路程之遥远,湖南作为起点,预示着一场壮丽的旅程即将展开。接着,“春来又北飞”,点明了时间与方向,春天的到来标志着大雁将返回北方的故乡,这一行为体现了生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本能。

“亦知乡土异,不恋稻粱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大雁迁徙的深层原因。它们虽然知道迁徙目的地与湖南的环境差异巨大,但依然选择北飞,不为稻田的肥沃和丰富的食物所诱惑,展现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绝塞心先到,长河影渐稀。”这两句描绘了大雁在迁徙途中的景象。即使在遥远的边塞之地,它们的心灵已经先行到达,象征着心灵上的归宿感。同时,随着飞行距离的增加,长河的影子逐渐变得稀疏,暗示着旅程的漫长与艰难。

最后,“玉关门外客,应待问征衣。”这里引用了“玉门关”的典故,玉门关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象征着更远的迁徙终点。诗句中“应待问征衣”则表达了对大雁旅途艰辛的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旅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迁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自然法则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好信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课小侍习舞二首·其二

初着霓裳怯尚羞,纤腰婀娜不胜柔。

莺花容易催春老,莫道卢家忘却愁。

(0)

仙羊山

昔闻浮云变苍狗,兹传灵气成青羊。

安得坐逢勾漏令,閒煮丹砂白日长。

(0)

鄱阳湖三首·其三

书生曾未解谈戎,帝子相招意气雄。

不见飞舞来阙下,犹闻染翰在舟中。

(0)

鄱阳湖三首·其二

君王爱弟本难图,夜半楼船直渡湖。

金谷翻冤坠楼妇,铜山虚聚铸钱徒。

(0)

余昔作恨诗今复作别诗

荡子年来轻远行,河梁那复念闺情。

月明夜识昭关戍,风急寒流易水声。

不见紫骝还玉塞,尚闻黄鹄饯金城。

伤心独有隋堤柳,折尽长条却更生。

(0)

王守游越

仙帆遥指武陵西,幕府年来静鼓鼙。

行县双旌劳省敛,向山五马任攀跻。

湖波已觉秋风飒,烽火犹怜芳草萋。

韦守郡齐多胜事,六桥何用羡苏堤。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