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陈振狂拟游武夷舟次渊溪兴尽而返戏嘲(其四)》中的第四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何事尘心未肯灰”,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尘心,即世俗之心,这里指诗人尚未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内心仍有杂念和欲望。诗人似乎在感叹,为何在追求真理与自然的过程中,自己的心仍难以彻底平静,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
第二句“寻真中路忽辞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试图探寻真理与自然之美的过程。寻真,即寻找真理或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中路,可能是诗人认为的正道或理想之路。然而,忽然间,诗人却选择了返回,这可能意味着他在追求过程中遇到了某种阻碍或领悟到了某些东西,使他改变了方向或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道路。
第三句“思君不奏宾云曲”,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真理、自然之美或是某种理想状态。“宾云曲”可能是指那些与诗人追求目标相悖的声音或行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反思自己过去的追求,意识到过去所关注的事物可能并非真正重要或值得追求。
最后一句“只唱人间曲可哀”,诗人转而关注起人间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同情。这里的“人间曲”可能指的是人世间的苦难、欢乐、离别等情感体验。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他曾试图超越世俗,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对人间情感的真实感受上,认识到这些才是生命中最真实、最值得珍惜的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过程中对自我认知的不断调整与深化。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真理、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探索,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