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皇家的威仪。
首句“天阶雪后净氛埃”,以雪后的清冷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节日的庄严与神圣。雪后的天阶,一尘不染,仿佛洗净了所有的尘埃,为接下来的庆典铺设了一个干净、祥和的环境。
次句“月上龙楼宝仗开”,将视线转向夜晚的天空,月亮缓缓升起,照亮了龙楼(皇宫建筑)之上,同时宝仗(象征皇权的仪仗)也在此时开启,预示着皇帝即将出现,整个场景充满了庄重与神秘的气息。
第三句“尽道圣恩深似海”,直接表达了人们对皇帝恩德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圣恩”不仅指物质上的赐予,更是精神上的庇护与恩泽,如同深邃的大海一般广阔无垠,让人感受到皇家的仁慈与宽厚。
最后一句“观灯都向午门来”,点明了观灯活动的地点——午门。午门作为皇宫的重要入口,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共同欣赏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观灯的人潮涌动,更体现了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共享欢乐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大场面,以及人们对于皇家恩典的深切感激之情,既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与热闹,又蕴含了对皇权的敬畏与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羽林行
羽林将军年十五,盘螭玉带悬金虎。
黄鹰白犬朝出游,翠管银筝夜歌舞。
珠衣绣帽花满身,鸣驺斧钺惊路人。
东园击毬誇意气,西街走马扬飞尘。
湖南昨夜羽书急,诏趣将军远迎敌。
宝刀锈涩金甲寒,上马彷徨苦无力。
美人牵衣哭向天,将军执别泪如泉。
安得天河洗兵甲,坐令瀚海无尘烟。
君不见关西老将多战谋,数奇白发不封侯。
据鞍矍铄尚可用,谁怜射虎南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