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山三十咏·其四》
《罗浮山三十咏·其四》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年来得力忘机物外孤心入微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得力(dé lì)的意思:指得到有效的帮助或支持,能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孤心(gū xīn)的意思:心灵孤独,感到孤单和寂寞。

来得(lái de)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的发生或出现非常突然或迅速。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入微(rù wēi)的意思:指事物触及到最细微的地方,非常深入。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昭质(zhāo zhì)的意思:昭明正大地展示自己的品质和才能。

知归(zhī guī)的意思:指明白事理、懂得回归本心。

终夜(zhōng yè)的意思:整个夜晚,整夜不眠。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年来得力是忘机",表明诗人通过多年的修行,学会了在纷扰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动。"物外孤心渐入微",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内心纯净的状态。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诗人以虫鸣鸟飞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内心的自由与纯净。虫子在夜晚用清脆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鸟儿则因光明的羽毛而勇敢地在树林间飞翔,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的从容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为外界所动摇。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在这美好的山川之间,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宰者。直到晚年,他才真正理解并认识到,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才是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建陵·其二

双江分别后,一水尚名滩。

流向孤城曲,声含落叶悲。

采风无故老,剔藓有残碑。

箫鼓喧巫女,时过铜柱祠。

(0)

五溪吟

朝餐洪港开林笋,午酌黔阳出土芹。

一部宫商泉灌石,千层图画岫栖云。

酒帘晚带江烟动,渔火遥将夜色分。

屈宋不逢山水寂,教人空自挹灵芬。

(0)

西山杂兴·其一

无奈中峰未可攀,新泥阻我倚柴关。

春深芳草绿千里,云断斜阳红半山。

燕舞蹁跹陂水上,蝶飞出没菜花间。

年年风物堪人赏,不道潜消镜里颜。

(0)

圣祖仁皇帝挽辞·其三

銮舆六度接穷檐,日角天颜惕仰瞻。

此日鼎湖龙已去,空教昂首望龙髯。

(0)

题寒江钓雪图·其一

雪压千山照眼明,茫茫浦溆叶舟横。

鸟飞欲绝人踪灭,惟听枯芦折有声。

(0)

三高祠

樯乌语天风,吹过松陵路。

松陵何所见,落霞与孤鹜。

湖峰七十二,鬟鬓出烟雾。

此地可浮家,便欲牵船住。

昔贤非无谓,先我办钓具。

一感莼鲈秋,再感杞菊赋。

步兵困冷曹,州辟失欢趣。

归去固其宜,丘壑履我素。

煌煌范大夫,定霸辄自许。

时非季鹰时,遇异鲁望遇。

如何百战雄,翻作五湖慕。

英雄踪迹奇,处女幻脱兔。

至今怀高义,层霄不可溯。

张陆幸成名,譬彼蝇骥附。

我来拜荒祠,日落垂虹渡。

不独荐溪蘋,思把黄金铸。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