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天庆观众妙堂东坡井泉铭》
《广州天庆观众妙堂东坡井泉铭》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古风

老经云,坡记成。名非古,堂遂轻。两翁像,久晦冥

伟方公,旧贯仍。取彼栏,护此泓。新作盖,环以铭。

千年,饮清泠。续坡谁,李昴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广guǎngzhōutiānqìngguānzhòngmiàotángdōngjǐngquánmíng
sòng / mǎoyīng

lǎojīngyúnchéng

míngfēitángsuìqīng

liǎngwēngxiàngjiǔhuìmíng

wěifānggōngjiùguànréng

lánhóng

xīnzuògàihuánmíng

qiānniányǐnqīnglíng

shuímǎoy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晦冥(hu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黑暗、模糊不清、无法理解。

旧贯(jiù guàn)的意思:指习惯或传统的做法。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一处名胜的记述和赞美,通过描写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景物的情感联络。首句“老经云,坡记成”表明有古老的经典或记录,而“坡记成”则是指苏东坡在广州时留下的记载,这里可能是指苏轼当年被贬至岭南时所作的诗文。紧接着的“名非古,堂遂轻”说明虽然名声不及古人,但堂宇依旧显得轻盈优雅。

“两翁像,久晦冥”中的“两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其画像长久以来一直被珍视,但由于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接下来的“伟方公,旧贯仍”则是在赞美一位伟大的先生,或是对古代某位名人之尊称,表明其德行或事迹依然被后世所铭记。

中间部分“取彼栏,护此泓。新作盖,环以铭。”描述的是取用他处的栏杆来保护这里的井泉,同时建造新的屋檐并在周围刻上铭文,以示纪念和传承。而“遗千年,饮清泠”则是表达希望这份文化遗产能流传千年,并且能够让人永远享受到清凉甘美的泉水。

最后,“续坡谁,李昴英。”诗人提及苏轼之后,没有人再能继承其风雅,而自称自己为“李昴英”,表明自己是对这份文化传承有所贡献的人。通过这样的自我认同和历史的对话,诗人强调了个人在维护和发扬光大文化遗产中的角色。

整首诗以轻松流畅的笔触,穿越时空将自己与古代名士相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广州天庆观众妙堂东坡井泉这一文化遗迹的尊崇之情。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度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其一

二十识君貌,交游非一朝。

魄光沉碧海,志业陨青霄。

洛客旧为社,楚人今作招。

素车京岘路,应不似嶕峣。

(0)

哀毗陵

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

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

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

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

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

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

孤臣守土轻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

朝廷有爵愧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

愿笺司命录英雄,收拾忠魂畀穹昊。

(0)

赠日者

我本无能人,简册强缠绕。

饶舌苦譊譊,外貌似了了。

应酬聊复尔,懒惰亦不少。

眨眼鼻如雷,黄昏到天晓。

(0)

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赋二章以谢·其二

近来人物眇江东,况也书生责勇功。

痛定却思三策谬,归来犹想万山崇。

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可酬公。

(0)

次韵蔡元简麒湖庄之句

鸡本惮牺先断尾,燕粗能巢聊葺垒。

漫郎无用却归来,得熟道傍真苦李。

谁家买田绿当户,何人种花红照水。

君诗读罢已忘机,扑漉沙鸥随处起。

(0)

龙游道中得家信

幸自居家乐,何须遣信来。

声闻先陨穫,书至尚惊猜。

问仆心方定,开缄色渐回。

寄言重九日,扫净玉京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