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奸邪(jiān xié)的意思:指心术不正,行为恶劣,具有欺诈、狡猾、犯罪等负面意义。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两叶(liǎng yè)的意思:指相似或相对的两个人或事物。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塞耳(sè ěr)的意思:塞住耳朵,不听或不理会别人的劝告或警告。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不足信(bù zú xìn)的意思:不能完全相信,有怀疑的态度
- 鉴赏
此诗《辩言》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对人性的洞察令人赞叹。
首句“两叶可掩目,两豆可塞耳”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外界信息时,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如同树叶遮挡视线,豆子堵塞耳朵一般。这反映了人性中对于信息的筛选与偏见,即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认知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其他观点。
接着,“小人多奸邪,君子防近蔽”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中不同个体行为的差异。小人因其奸诈之心,常行不轨之事,而君子则需警惕身边之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人际交往中保持警觉的必要性。
“周公未免谤,孔子亦遭毁”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说明了即使圣贤如周公、孔子,也难以避免他人的非议和诋毁。这不仅是对古代先贤的致敬,也是对后世为人处世的警示,提醒人们不应因他人言论而轻易动摇自我信念。
最后,“人言不足信,自古均如此”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指出在纷繁复杂的言论中,不应盲目相信他人之言,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面临着相似的困境。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倡导,也是对社会舆论环境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辩言》一诗通过对人性、道德、历史与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家畜狸花二猫一日狸者获鼠未食而花者私窃
狸猫得鼠活未食,戏局之地或前后。
猫欺鼠困纵不逐,岂防厥类怠其守。
花猫狡计伺狸怠,帖耳偷衔背之走。
家人莫究狸所得,只见花衔鼠在口。
予因窃觇见本末,却笑家人反能否。
主人养猫不知用,谬薄狸能服花厚。
花虽利鼠乃欺主,窃狸之功亦花丑。
人间颠倒常大此,利害于猫复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