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到闽》
《初到闽》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旧说榕乡好,来游鬓已丝。

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

绿袖持蕉叶丹林荔枝

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闉(chéng yīn)的意思:指城墙上的楼槛。

丹林(dān lín)的意思:指红色的树林,比喻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场所。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雨水(yǔ shuǐ)的意思:雨过之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前景变得明朗。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初到闽》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福建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色。诗中以"旧说榕乡好"开篇,表达了对闽地的美好期待。诗人已经年长,鬓发斑白,但仍兴致勃勃地前来游览。

"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两句,通过写景展现了闽地的自然风貌,山峰如云,雨水润泽,庭院中的台阶仿佛与水面齐平,显得宁静而清新。

"绿袖持蕉叶,丹林压荔枝"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绿袖女子手持芭蕉叶,热带水果荔枝繁多,色彩鲜艳,富有地域特色。

最后两句"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则暗示了闽地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诗人被夜晚的灯火吸引,迟迟不愿入眠,流露出对新环境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到闽地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人文风情的展现,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异地风土的欣赏和留连。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初春·其一

番暖番寒似小儿,嫩春天气作娇痴。

预先办酒等花发,醉到花飞亦霎时。

(0)

题洪子经马

逐电追风矫若龙,千金骨相世难同。

露华吹湿黄罗帕,行过春风便殿东。

(0)

送航上人归宜兴并感旧

忆昔青莲宇,相依玉带山。

禅心自消歇,尘迹幸跻攀。

锡向峰头卓,杯浮日下还。

隔溪烟树绿,满地雨花斑。

坐久浑忘世,吟看共解颜。

因思京国别,回首五云间。

(0)

寿昌山中书事三首·其三

二尺诗檠影半明,布衾高卧梦难成。

不堪破屋秋风急,乱叶萧萧作雨声。

(0)

次韵邹允达怀仙吟十首·其七

瑶玉山前奏凤箫,彩云飞佩下松乔。

夜深惊起潜蛟听,石涧星河影动摇。

(0)

读史十首·其二仪秦

游说当时最得名,从横朝暮善谈兵。

自家不学全身计,却与诸侯致太平。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