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奔波(bēn bō)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忙碌奔波,劳累奔波不息。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馆阁(guǎn gé)的意思:指官署、官府的建筑物。也泛指官方机构、政府部门。
恍然(huǎng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醒悟。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秋容(qi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在秋天时显得特别美丽或高贵。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山峰(sh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的山峰,比喻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成就。
生知(shēng zhī)的意思:指通过实际经验和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雨候(yǔ hòu)的意思:指雨季的到来或雨量适中的天气状况。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早秋(zǎo qiū)的意思:指秋季初期,天气刚开始转凉,秋意渐浓的时候。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秋时节远眺西山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日照西岩晓雾封,恍然遥对雪山峰”,开篇即以晨光初照、雾气缭绕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人站在远处,仿佛与雪山遥相对望,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和距离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向往或孤独。
颔联“奔波十载有万里,云水半生知几重”,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十年的奔波,跨越万里的路程,不仅是在地理上的行走,也是在心灵上的探索与成长。同时,“云水半生知几重”一句,以云水的变幻莫测比喻人生的复杂多变,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旅程中不确定性的深刻理解。
颈联“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转而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长安城早秋景象的图卷。新雨后的天空,仿佛洗尽铅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长安城的风物,在早秋的季节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既有自然界的更迭,也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尾联“长趋馆阁惭无补,日近烟霄五色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角色与社会责任的思考。面对官场的馆阁,诗人自谦地表示感到愧疚,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或许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最后一句“日近烟霄五色龙”又透露出一丝乐观与希望,暗示着即便身处尘世,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如同接近天际的五色龙一般,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