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斋前小丛竹,青梢如发笋如针。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寄邹君浩二绝·其四十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对一幅旧日种菊图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法古斋前小丛竹”,形象地展现了画中的竹子,青翠欲滴,如同新生的竹笋,尖锐如针,富有生机。诗人回忆起过去那个“别来无限清秋意”的时节,那时的菊花和竹子在烟雨中显得更加清雅,如今画面虽非实物,却依然能唤起他对先贤陈公的敬仰之情。
通过这幅画,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后辈能保存家族旧物的欣慰。他将这种情感寄托在给邹君浩的诗中,传递了对过去的景仰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与传统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道观
苍髯野褐予甚古,萝月桂风谁为贫。
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
好山如画能留客,宝鼎藏丹不计春。
更上高亭问玄鹤,莫教诗眼有纤尘。
送八兄
弥旬积雨穗生耳,冬壑未渠收潦水。
围炉情话政尔佳,乃复归舟行万里。
三年百感卧湘城,风急鹡鸰原上情。
岂无他人意独真,每觉软语温如春。
少年锐气凌八区,晚以乐义称乡闾。
闻人有急若己如,天报两子双明珠。
小隐卜筑兰溪边,修篁乔木今参天。
是非荣辱不到处,卷书一榻清昼眠。
人言寿骨隐脩眉,庆事鼎鼎供期颐。
岂惟宗族托轨范,政倚晚节增光辉。
有弟有弟复何为,杜门读书人谓痴。
故山未遂扫松愿,江头独立送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