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墙汇为川,始遵泗河路。
墙内左者高,亦不向右注。
我欲揽其秀,曲彴可过步。
彼岸(bǐ àn)的意思:指对岸、对方、对立的一方,也可以指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或地点。
地灵(dì líng)的意思:指土地的灵气,也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过步(guò bù)的意思:超过适当的限度或范围
河路(hé lù)的意思:指水流奔涌,河流泛滥,道路被淹或被冲毁的景象。
镜湖(jìng hú)的意思:指湖泊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形容湖泊平静如镜。
开镜(kāi jìng)的意思:指开始观察或审视事物,对事物进行仔细研究或分析。
灵迹(l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才智超群,思维敏捷,富有灵性。
拳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拳头或石头,形容力量强大或坚硬无比。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这首诗描绘了泉林行宫八景之一的“九曲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美景。
首句“拳石介中间”,以“拳石”形容小石块的形状,巧妙地描绘了九曲彴周围环境的崎岖与自然之美。接着,“左右泉无数”则点明了此处泉水丰富,流淌不息,为整个景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出墙汇为川,始遵泗河路”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泉水从墙内流出,汇聚成溪流,最终流向远方,仿佛遵循着泗河的路径,展现了水的流动性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墙内左者高,亦不向右注”通过对比,强调了泉水的流向并非随意,而是有着特定的方向性,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与秩序感。
“地灵迹必奇,伊谁知此故”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独特之处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中蕴含的神秘与未解之谜,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溶溶开镜湖,彼岸多古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湖面如镜,倒映着四周的景色,而彼岸的古树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我欲揽其秀,曲彴可过步”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并欣赏这美景的愿望,同时“曲彴可过步”也暗示了九曲彴作为一条独特的路径,引导人们深入探索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通过对九曲彴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乾隆皇帝弘历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中规律与秩序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