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
《又》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何人排闼入,来客与归僧。

昨日下路苍苔没几层。

怒蛙喧废井,饥鼠啮枯藤

莫厌荒凉地,分吟佛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分吟(fēn yín)的意思:指把诗句分别吟咏,也指分别吟咏诗句。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怒蛙(nù wā)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愤怒到极点

排闼(pái tà)的意思:指门前有人排队等候。

人排(rén pái)的意思: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或队列排列。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荒凉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感悟。

首联“何人排闼入,来客与归僧”以问句开篇,仿佛在询问着山中是否有人来访,无论是偶然的过客还是归隐的僧侣,都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神秘感。排闼而入,既表现了访客的直接与勇敢,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某种超脱世俗的智慧或灵性。

颔联“昨日山下路,苍苔没几层”则将视线拉回往日,山下的小径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苍苔的生长,不仅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也预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颈联“怒蛙喧废井,饥鼠啮枯藤”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山中夜晚的生动景象。怒蛙的喧闹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热情与不屈;而饥饿的老鼠啃噬枯藤,则是自然界食物链的一个缩影,揭示了生命在艰难环境中的顽强生存状态。

尾联“莫厌荒凉地,分吟古佛灯”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劝告读者不要因眼前的荒凉而感到厌倦,而是应该珍惜并欣赏这份宁静与纯净。古佛灯在这里不仅是物理上的光源,更是精神上的指引,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指引,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引导读者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次韵寄谭彤士桂林·其四

故事骖鸾推石湖,清诗美政今何如?

东江西江日夜长,双鲤休忘常寄书。

(0)

林氅云郎中寄题蚝墩忠迹诗册,追忆旧事,次韵遥答·其五

黯黯归云拥海槎,浪纾筹策事量沙。

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年年奉汉家。

(0)

题九鲤湖九首·其八棋枰

仙子乘龙去不还,棋枰犹自阁人间。

不知千载烂柯后,又著蓬莱第几山。

(0)

赠林敷毅·其二

楚楚声华动五陵,清标直似玉壶冰。

交游不少纵横客,最爱风流御李膺。

(0)

题隆甫小像

季鹰称任达,之子慕高风。

貌岂缘诗瘦,愁多入赋工。

云中惟附骥,海上自冥鸿。

色相无劳著,万缘悉已空。

(0)

浣溪沙.亡三女不至寄之

病躯孱弱不胜衣。十数年来百事非。

梦魂常绕旧京畿。

心为伤多才学佛,人因秉久竟成医。

衰颜强驻待儿归。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