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晏公挽词三首·其三》
《晏公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衮韨三司旧,笳箫一品荣。

独伤去国意,仍以抚封行

落日白驹影,空林黄鸟声。

公归那不复,悽怆国人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驹(bái jū)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

封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被封为官职或荣誉称号。

抚封(fǔ fēng)的意思:抚慰、安抚、安慰。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笳箫(jiā xiāo)的意思:笳箫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表示悲伤、哀思的情感。在成语中,笳箫常用来比喻悲哀、伤感的情绪。

驹影(jū yǐng)的意思:比喻非常快速的马儿在阳光下留下的影子。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突出。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林黄(lín huáng)的意思:指树林中的黄色。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形成一片繁荣景象。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三司(sān sī)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刑、吏、工,也泛指官署、机构。

一品(yī pǐn)的意思:一等品质,最高级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为悼念晏公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衮韨三司旧,笳箫一品荣”两句,诗人描绘了晏公曾经的显赫地位和荣耀,暗示其过去的辉煌成就。接着,“独伤去国意,仍以抚封行”表达了晏公离开国家时的孤独与不舍,以及他继续履行职责的决心。

“落日白驹影,空林黄鸟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夕阳下白马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寂,空旷的树林中黄鸟的叫声更添了几分悲凉。这不仅渲染了哀悼的氛围,也暗喻了晏公离世后留下的寂静与空虚。

最后,“公归那不复,悽怆国人情”表达了对晏公再也无法归来、令国人哀痛不已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晏公生前事迹的追忆和离世后的哀思,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损失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鄱阳湖·其二

庶矣江南国,能容此大川。

来吞赣江水,浮动豫章天。

直欲乘槎去,相将鼓枻还。

因之思浩劫,弥望总茫然。

(0)

登南城遥望四明山

遥天晴景豁,凯风来座隅。

披襟集良朋,颇惬清燕娱。

落日照碧林,馀晖散晴湖。

飞甍连绣闼,灿若丹青图。

撰策临高城,游目穷九区。

石窗切层霄,邈与群峰殊。

黛色可揽撷,丹梯时有无。

云南富青棂,云北繁白榆。

至今过云客,恒驾苍麛车。

我欲称东邻,筑室云中居。

惜哉无羽翼,矫首以踌蹰。

载吟皮陆篇,郁郁增烦吁。

(0)

四月一日同包敬持洪定父过天王寺慨寺之兴废

行雨龙何劳,戴山鳌欲僵。

何如鳖在涧,游泳更洋洋。

维时犹清和,平楚敷新凉。

世事只尘马,赏心与求羊。

寻僧诣古刹,携我步横塘。

狎鸥共晚坐,滋菊可舂粮。

林间验虎迹,竹下味龙章。

怃然溯往事,此地令人伤。

攉手五十年,眼见沧与桑。

存者昧平生,逝者亦茫茫。

人理既随化,安用空名扬。

千戴荣期贤,取乐居其常。

(0)

茂屿即事二首·其一

才到东山好,身心每宴如。

满浮春院酒,高枕夜床书。

松响山连阁,蛙喧水近居。

五更残梦醒,月作曙窗虚。

(0)

螺羹

榆叶如钱柳叶齐,菠棱生菜满青畦。

小铛正煮螺羹熟,檐外游丝拂面低。

(0)

金台怀古

燕台昔日亡蓟丘,燕郊骏马无人收。

一朝买得黄金骨,台前万骑皆骅骝。

古来君臣不易得,老死英雄难物色。

眼前忘却乐毅功,后世安知郭生力。

九日易水萧萧寒,行人褰裳欲渡难。

一时羽声尽销歇,犹有怒发能冲冠。

至今都人好奇节,白日街心落红雪。

可怜昭王墓上树,一轮光彩悬明月。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