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忠恕仙峰春色图五首·其二》
《郭忠恕仙峰春色图五首·其二》全文
元 / 黄公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春泉㶁㶁流青玉,晚岫层层碧云

习静仙居日月,不知谁是紫阳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青玉(qīng yù)的意思:指宝石中的翡翠,也用来比喻品质优良的人或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习静(xí jìng)的意思:指习惯于安静、寂静的状态,不喜欢喧嚣、繁忙的环境。

仙居(xiān jū)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环境优美、宜居的地方。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春日山林图景。首句“春泉㶁㶁流青玉”,以“春泉”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在春天的滋养下潺潺流动,仿佛青玉般清澈透明,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晚岫层层障碧云”,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屏障一般,遮挡着碧蓝的天空和白云,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氛围。

后两句“习静仙居忘日月,不知谁是紫阳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脱俗的意境。诗人似乎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的“紫阳君”可能是指道教中的神仙,暗示着诗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仿佛与天地同寿,与宇宙共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公望

黄公望
朝代:元   字:子久   号:一峰   籍贯:江浙行省常熟县   生辰:1269-1354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
猜你喜欢

借山租水居图为阮福瀚题

绝壑松篁翠,楼台沈夕烟。

寸心搆元象,突兀起当前。

天地浩灰劫,园林多变迁。

何当从我去,横瑟听瓶泉。

(0)

韬光庵

云林别室小徜徉,深秀真称委宛藏。

两寺由来分一寺,湖光俨去接江光。

奇松诡石天然静,涧草山花自在芳。

不辨北高峰下路,碧琅玕表矗苍苍。

(0)

咏显微镜

玻璃制为镜,视远已堪奇。

何来僾逮器,其名曰显微。

能照小为大,物莫遁毫釐。

远已莫可隐,细又鲜或遗。

我思水清喻,置而弗用之。

(0)

送朱子·其一

彭蠡之西五老峰,当年白鹿有遗踪。

怜君此去多春草,岐路分违不可从。

(0)

赋得陶母墓送别

剪发待佳宾,陶氏有贤母。

孤冢依空山,芳名亘千古。

野花笑春风,山鸟啼寒雨。

送君归故乡,因之为延伫。

(0)

中秋望月

坐望中秋月正圆,玲珑丹桂植当天。

无私普照八荒外,皎洁清光云汉边。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