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燧(biān su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或学识超过了他所处的环境,成为局中人中的佼佼者。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从时(cóng shí)的意思:指根据时势变化而改变态度或行动。
扈从(hù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随的人或势力。
胡虏(hú lǔ)的意思:指外族侵略者或敌人。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军威(jūn wēi)的意思:指军队的威力和威严。
亲征(qīn zhēng)的意思:亲自率领军队出征
士卒(shì zú)的意思:指士兵、军队中的普通战士。
四夷(sì yí)的意思:指外国人或外族民族。
万乘(wàn shèng)的意思:形容辎重车马众多,规模宏大的盛况。
威胜(wēi shèng)的意思:指威势盛大,胜过一切。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战事紧急的情景,以及皇帝亲自率军出征的壮阔场面。开篇“忽传边燧举,复见羽书驰”两句,以“边燧”和“羽书”这两个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象征,形象地展现了边疆告急、战事紧迫的紧张局势。接着,“万乘亲征日,群臣扈从时”描绘了皇帝亲自领军出征的场景,体现了君主的勇毅与担当,同时也展现了朝廷上下一心、共赴国难的精神风貌。
“将军威胜虎,士卒力如貔”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士兵们的坚强战斗力,暗示了军队在战场上的强大气势和必胜的决心。最后,“不日平胡虏,欢声洽四夷”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对和平的向往,预示着战争结束后,不仅国内会充满欢声笑语,而且四海之内都会享受到和平的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和皇帝亲征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切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梁溪徐绍韩茂才
君家九龙山,我家香山头。
香山三邑间,云拥昭明楼。
楼圮佛蒙尘,青山笑杀人。
名花久寂寞,岩小空自春。
昔贤久不作,往事安足陈。
忽看徐孺子,握手山南里。
乍见如故人,重逢感知己。
乍别难为情,重别心更倾。
怅望梁溪水,一叶西南征。
挥手问前期,清风江上城。
偶然作
悠悠岭上云,卷舒时随风。
游水任高下,不自知西东。
斯世本无我,无端落尘中。
何所劳智力,位置有苍穹。
君看古贤达,何人计穷通。
夙慕陶彭泽,时时诵遗诗。
五柳先生传,更复喜诵之。
先生性嗜酒,襟怀不敢知。
闲静云少言,即此已我师。
前有阮步兵,臧否绝无辞。
清风俱千古,念释良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