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灌木(guàn mù)的意思:比喻人才浅薄或知识不广博。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坐间(zuò jiān)的意思: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 注释
- 山林:指森林或树林。
灌木:小型树木,枝干丛生。
蔽:遮蔽。
牛:大型家畜,这里形容树木之大。
藓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眠:静止,休息。
清阴:清凉的阴凉处。
坐间:坐着的时候,周围环境。
天地秋: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
- 翻译
- 山林中有丛生的小树,它们的大小足以遮蔽一头牛。
青苔覆盖的石头在清凉的阴凉处休息,坐在其间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天地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通过对灌木、藓石和清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其中,“山林有灌木,其大可蔽牛”表明灌木的茂密与粗壮,它们不仅遮盖住视线,更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能够完全掩藏一头牛,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强盛。
“藓石眠清阴”,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藓石常指长满苔藓的岩石,这里化用来表达时间的悠久和环境的宁静。而“眠”字更添一份安详之感,似乎连石头都沉浸在这片清凉的阴影中。
最后,“坐间天地秋”,则是诗人将个体的感受与广阔的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坐”这个动作,传达出一种停留和观察的态度。“间”字暗示了诗人所处之环境既非完全封闭,也不完全开放,而是在这天地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感。而“秋”字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淡远与冷清的意境,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静谧而深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平衡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