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晨夕(chén xī)的意思:指早晨和晚上,泛指时间的两个极端,表示整天、一天到晚。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灌木(guàn mù)的意思:比喻人才浅薄或知识不广博。
际留(jì liú)的意思:际遇、时机
几席(jǐ xí)的意思:几席指的是几个座位,常用来形容人数很少。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空碧(kōng bì)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净,无云无雾的样子。
留空(liú kòng)的意思:保留空白,不填写或不占用。
鸣高(míng gā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素壁(sù bì)的意思:指墙壁上没有涂刷任何颜色,保持原始的素净状态。
托契(tuō qì)的意思:托人帮忙,寄托希望。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玄鹤(xuán hè)的意思:指高尚、优美的文风或诗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德行高尚,品质优美。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幽光(yōu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弱的希望或生机。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场景,诗人置身于万竹之中,四周留有空旷的碧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清晨与傍晚,好鸟在高林间鸣叫,其声悠扬,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物象清旷,幽光洒落在几席之上,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赋予了深邃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朱丝”和“玄鹤”,分别代表了琴弦和黑色的鹤,它们的存在不仅增添了音乐的元素,也象征着高洁与超凡脱俗。灌木在秋风中轻轻吟唱,焚香与阅读《易经》的场景,更显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学问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托契在清溪,俯仰观今昔”收尾,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 吴山怀古
登临遐眺,叹当年、一夜朔风狼藉。
石塔镇南人共怒,怒气上轰霹雳。
废苑荒凉,粉墙颓圮,万事空陈迹。
阙庭何在,钟声敲断岑寂。
闻道十里西湖,荷花香里,歌舞成悲戚。
湖上有山山有恨,应恨旧京永隔。
秦老和□,贾生罔上,后世见之方策。
兴亡回首,暮烟衰草凝碧。
水调歌头 游武夷和罗庆 武夷山志卷十五
武夷最佳处,晴气碧于蓝。
远瞻崖壑溪曲,六六与三三。
莫问尘生沧海,休叹鹤归华表,好景且容探。
铁笛破龙睡,黑雨满深潭。
笑神仙,留蜕骨,阅空岩。
几人蹭蹬不遇,太史滞周南。
最好擅场老子,笔底文章如许,何必事清谈。
暂憩桃花下,白马税飞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