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尘动(chén dòng)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事物非常繁忙或忙碌。
迟日(c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很晚了。
凋谢(diāo xiè)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比喻事物的兴盛逐渐消退。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冯陵(féng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也可指人死后的世界。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感伤(gǎn shāng)的意思:指因为某种事物或情感而产生悲伤、忧伤的情绪。
归径(guī jìng)的意思:指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引申为找到正确的方法或途径。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回飙(huí biāo)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迅猛如风。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敛翼(liǎn yì)的意思:收起翅膀,形容鸟类停止飞行或收敛行动。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炉火(lú huǒ)的意思:指技艺或才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非常纯熟和精湛。
民间(mín jiān)的意思:指不属于官方、宗教或学术界的,而是属于普通民众传承、创造的事物或活动。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去任(qù rèn)的意思:指被免去职务或辞去职务。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阳(sān yáng)的意思:指阳气充足、健康强盛。
同云(tóng yún)的意思:指同一个云彩,形容人们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威逼(wēi bī)的意思:通过威力和逼迫来强迫别人做事情。
屋乌(wū wū)的意思:指黑屋子里的乌鸦,比喻在黑暗中的事物或人。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谢时(xiè shí)的意思:对逝去的时光表示感激和敬意。
星纪(xīng jì)的意思:星纪意指星星的年纪,比喻非常久远的时代或历史。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灾荒(zāi huāng)的意思:指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大规模灾难和饥荒。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中落(zhōng luò)的意思:中落指遭受失败或挫折,失去地位或荣誉。
- 鉴赏
这首《春寒》由明代诗人张子翼所作,描绘了春寒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人世间的冷暖之情。
首句“三阳入星纪,万里寒威逼”以“三阳”点出春季的开始,但紧接着“万里寒威逼”则揭示了春寒料峭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迟日何其凄,同云淡无色”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阴冷,云层稀薄而苍白,没有了生机与活力。
“避户谷回飙,幽林鸟敛翼”描绘了山谷间寒风回旋,林间鸟儿敛翅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寒对生物的影响。“茅鸡午不鸣,屋乌时不食”更是将这种影响具体化,鸡不鸣,乌不食,形象地展示了严寒对生活的影响。
“凋谢时防花,冯陵忧害稷”则从自然界转向农业,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担忧,预示着春寒可能带来的灾害。“龙蛇转蛰深,牛羊归径黑”则以动物的行为变化,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去去任飘零,行行歌偪侧”表达了在逆境中的无奈与坚韧,即使生活艰难,也要坚强面对。“气候纪东南,风色看西北”则点明了地域差异,暗示了不同地区面临的春寒情况也各不相同。“灾荒尚如此,边声况绝域”则将话题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表达了对边疆地区的担忧。
“碧树掩长杨,黄尘动荆棘”描绘了春寒中树木与尘土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宫中落便乾,民间冻岂识”对比皇宫与民间的生活状态,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炉火拥妻儿,感伤中心尽”则以家庭为单位,表达了人们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渴望,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感伤。
整体而言,《春寒》不仅描绘了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阳能卿过宿孟山庵中·其二
岁月自驹隙,皓发忽以齐。
吾衰踰耳顺,君今五十期。
欲挥鲁阳戈,白日不肯移。
孔公美全归,川上叹在斯。
念子服官年,已谢趋时资。
眷言同丘壑,世路焉足縻。
荣辱本忽区,道真无等夷。
知命固翳如,勉矣贵知非。
永愿均切琢,淇澳乃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