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日复暮,幽花才半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林深处的日暮之景,以及一种孤独而清雅的氛围。
“山深日复暮”,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山之深远,使得日落显得格外缓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幽花才半树”,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零星几朵花点缀在树上,既表现出环境的孤寂,也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不见咏花人”,诗人似乎在感慨,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孤独欣赏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长烟约轻素”,远处的烟雾与轻柔的云彩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十日立夏
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
荐夏于天后,与春遂同升。
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绳绳。
得序悠然退,自奉反无凭。
所立将为嗣,责卸非其称。
相彼朱明质,宣严日以承。
遂使氤氲泽,转见解阜能。
成兹作讹职,而得东南朋。
长物者夏功,于春本无矜。
得人者春德,于夏亦无增。
平开任让局,不第水火乘。
时情怀知己,真如有待兴。
迈往虽冲赫,炎光不遽蒸。
竭代终何见,乍从永昼徵。
长羸效厥司,南薰日腾腾。
始信转候力,俄遣惊时膺。
错行视兹节,感变获其恒。
端阳前一日李仲木招同刘元声元博公夏昆玉乔梓泛舟阊门外夜游虎丘分赋十韵
放船宜夏日,投辖最关情。
西子锦帆径,南菱□桨声。
荀陈车盖集,嵇阮竹林迎。
遂作登龙客,因怜绣虎名。
桃符当令节,兰玉对新英。
水气浸衣裳,云光荡镜平。
吹香帘粉近,访石塔灯明。
箫管晚凉细,歌喉子夜轻。
烛花垂更剪,蕉叶满频倾。
高会应留韵,题诗入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