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翠筱(cuì xiǎo)的意思:形容竹子翠绿而娇小。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发愧(fā kuì)的意思: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过养(guò yǎng)的意思:过度溺爱、过分宠爱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清贫(qīng pín)的意思:指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富和物质。
毵毵(sān sān)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少。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晚岁(wǎn s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岁数。
吴光(wú guāng)的意思:吴光指的是白天的阳光,也有指光明正大的意思。
相托(xiāng tuō)的意思:指互相信任、相互托付。
孝慈(xiào cí)的意思:孝顺和慈爱。
沾濡(zhān rú)的意思:指被染上或沾染上不好的事物,比喻与坏人或坏事有关联。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姬人墨西氏生日赋以赠之(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家庭责任及教育子女的深刻思考。
首联“晚岁频过养国时,毵毵白发愧蛾眉”,诗人年岁已高,频繁地拜访朋友,白发稀疏,面对年轻貌美的妻子或侍妾,内心充满愧疚。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伴侣的深情。
颔联“三千不说吴光剑,九十惟歌卫武诗”,“三千”和“九十”分别指代古代的帝王和贤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不能像古代的君王或大臣那样建功立业,但依然在九十高龄时吟诵卫武公的诗歌,以此寄托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坚守。
颈联“翠筱沾濡愁粉腻,苍松缭绕苦萝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翠绿的竹子沾湿了,似乎在为女子的肌肤细腻而感到忧愁;苍老的松树环绕着,仿佛在承受着萝丝的缠绕之苦。这里暗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艰辛的理解。
尾联“儿童教育频相托,莫为清贫损孝慈”,诗人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即使生活贫困,也不应忽视对子女的品德培养和孝顺之心的教导。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以及对后代成长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珍视,还蕴含了对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