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断无(duàn wú)的意思:毫无、完全没有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贫里(pín lǐ)的意思:形容贫穷到了极点,连内外都贫困。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千品(qiān pǐn)的意思:形容物品数量极多、品种繁杂。
求名(qiú míng)的意思:追求名誉和地位。
诗编(shī biān)的意思:指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等。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随事(suí shì)的意思:根据事情的变化,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行事。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信心(xìn xīn)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能力、前途或事情的成功充满自信和乐观。
心行(xīn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致,内外一致。
须是(xū shì)的意思:必须是,必须是如此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北行乞食,携带名士卷子请求题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禅意与文雅的交织,展现了僧人修行与文人雅集的和谐共融。
首联“参方一钵信心行,祗为诗编锡不轻”,开篇即点出僧人以信心为行,以诗编为伴,锡杖不离身,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里的“诗编”不仅指书籍,也暗含了诗人身份,暗示僧人与文人之间的深厚联系。
颔联“时至世尊须乞食,古来菩萨也求名”,运用了佛教故事的典故,将僧人的乞食行为与佛祖、菩萨的形象相联系,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名声的追求,既体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颈联“新怜江左多贫里,旧诧燕中有化城”,通过时空转换的手法,描绘了僧人沿途所见的景象和感受。一方面,他关注于江左(泛指江南)的贫困,体现了慈悲为怀的菩萨精神;另一方面,对燕中(可能指北方地区)的化城(佛教中的比喻,指能引导众生解脱苦难的地方)表示赞赏,显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尾联“千品莲花随事诵,劝师须是断无明”,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僧人修行过程中对佛法的诵读与实践,以及对消除无知(无明)的追求。这里的“千品莲花”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与解脱,鼓励读者(或听者)跟随僧人的脚步,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僧人北行乞食的生活片段,更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与文人雅趣的融合,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回波乐·其八十五
今得入新年,合家蒙喜庆。
人人皆发愿,远离时气病。
岁日食他肉,肉是他家命。
今朝入新年,昨暮煞他命。
论时大罪过,食肉身招病。
一则自短命,二则还他命。
负债早还却,门前无喧竞。
怨怨来相雠,何时解适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