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河 阳 桥 代 窦 郎 中 佳 人 答 杨 中 舍 唐 /王 勃 披 风 听 鸟 长 河 路 ,临 津 织 女 遥 相 妒 。判 知 秋 夕 带 啼 还 ,那 及 春 朝 携 手 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春朝(chūn cháo)的意思:春天的早晨
风听(fēng tīng)的意思:指人们对风声耳熟能详,能够凭借细微的线索就能得知一件事情的真相或者消息。
河路(hé lù)的意思:指水流奔涌,河流泛滥,道路被淹或被冲毁的景象。
临津(lín jīn)的意思:临津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重要关头能够冷静应对,不慌不忙,能够稳妥地解决问题。
披风(pī fēng)的意思:指人们披在肩上的大衣,比喻掩盖真实面目,隐藏真实意图。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织女(zhī nǚ)的意思:指女子巧妙地织布,也比喻女子勤劳、巧妙地从事手工活动。
- 注释
- 披风:指身穿风衣,古代的一种披在身上的长衣。
长河路:漫长的河边道路,象征旅途或时间的流逝。
临津:靠近河边,也可理解为渡口,引申为遥望、期盼之意。
织女:指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象征着分离的恋人。
带啼还:带着哭泣回来,形容悲伤的情景。
那及:哪里比得上,表示对比和遗憾。
春朝:春天的早晨,象征美好的时光。
- 翻译
- 身披风衣行在长长的河边路上,仿佛听见鸟儿的鸣叫,让人想起遥远的织女,她在天边或许正嫉妒着人间的温馨。
明知秋天的夜晚她会带着啼哭归来,哪里比得上春天的早晨能与心爱的人携手度过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披着风发听鸟鸣,长河两岸,遥想那位织布的女子,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羡慕。诗人通过秋天傍晚微风带来的凉意和春日携手同行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佳人的深切怀念。
这里的“披风听鸟长河路”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诗人似乎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紧接着,“临津织女遥相妒”则转换了情感的色彩,从自然美景过渡到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羡慕。“判知秋夕带啼还”这一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来强调时间流逝,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那及春朝携手度”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共度美好时光之人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