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栾弘诗》
《答栾弘诗》全文
魏晋 / 傅咸   形式: 四言诗

平作宰,是贵是钦。弓旌仍招,嘉命胥寻。

鸾凤养仪,戢翼幽林。未附雅调,以和韶音。

钜平遐逝厉志弥深。肃肃京司,清风裁迈。

乃延群彦,龙集凤会。亦既斯降,万里有赖

声发响应,好结倾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裁(fēng cái)的意思:指风度潇洒,举止优雅,形象出众。

弓旌(gōng jīng)的意思:弓旌是指弓和旌旗,比喻武将威风凛凛的样子。

集凤(jí fèng)的意思:指聚集许多才能出众的人。

戢翼(jí yì)的意思:收起翅膀,形容鸟类停止飞翔。也用来比喻收敛才能,不再显露。

嘉命(jiā mìng)的意思:指人的寿命长久,祝福对方长寿。

厉志(lì zhì)的意思:指志向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坚定不移。

龙集(lóng jí)的意思:指聚集众多杰出的人才。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平作(píng zuò)的意思:平稳地行动或进行事情,不慌不忙,不慌不乱。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遐逝(xiá shì)的意思:指时间或者事物逝去、消失。

响应(xiǎng yìng)的意思:主动回应或积极参与。

雅调(yǎ diào)的意思:指音乐或文学艺术中的高雅、美好的调子或风格。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有赖(yǒu lài)的意思:指依靠、依赖。

鉴赏

这首诗《答栾弘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咸所作,展现了其对友人栾弘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栾弘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钜平作宰,是贵是钦”,开篇即以“钜平”这一地名隐喻栾弘的官职,赞誉其地位尊贵且受人敬仰。“弓旌仍招,嘉命胥寻”,进一步描绘了栾弘受到朝廷的重视与召唤,其任命如同箭矢直指目标,显赫而庄重。“鸾凤养仪,戢翼幽林”,通过鸾凤这一高贵的鸟类,比喻栾弘虽身处幽静之地,但其内在的高雅与修养却如同鸾凤般卓尔不群。“未附雅调,以和韶音”,则表达了栾弘虽未直接参与雅乐的创作,但其品行与才智足以与之相呼应,共同奏出和谐的乐章。

接下来,“钜平遐逝,厉志弥深”,转而描述栾弘远离家乡,赴任他乡,其坚定的决心与高远的志向更加凸显。“肃肃京司,清风裁迈”,点明栾弘任职于京城,其廉洁正直的形象如同清风一般,引领着官场风气。“乃延群彦,龙集凤会”,说明栾弘广纳贤才,汇聚了众多杰出人士,形成了一个精英荟萃的局面。“亦既斯降,万里有赖”,强调了栾弘的到来为地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受到其带来的积极变化。“声发响应,好结倾盖”,最后以声音的共鸣与友谊的深厚,形象地表达了栾弘与友人间情感的紧密相连与持久。

整首诗通过对栾弘个人品质、官场形象以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傅咸对其的深切敬佩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傅咸
朝代:魏晋

(239—294)西晋北地泥阳人,字长虞。傅玄子。刚简有大节,好属文论。武帝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左丞。数上书言事,建议裁并官府,静事息役,惟农是务。并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惠帝立,拜司隶校尉。屡劾权贵,京都肃然。卒官。能诗文,今存《傅中丞集》辑本。
猜你喜欢

初到浮山兄弟会酌

百百年前共一身,一身分作念馀人。

于今继古须当醉,钟磬和声万古春。

(0)

晚斋谒张永南翰读归复简此

宿雨不潦羲伯驭,晚凉堪曳玉堂裾。

朱帘静度燕山色,碧构清涵太史书。

倾盖几回瞻相业,虚襟终日对文儒。

临风漫省瑶华造,欲报琼英愧不如。

(0)

偶书

十年献纳侍彤墀,鸿渐閒思见羽仪。

先哲所焚惟疏草,不留谠论后人知。

(0)

乙酉乌蛮滩谒伏波庙四首·其四

柱分南裔恢皇度,碑勒燕然兆女戎。

一样亲臣连桂掖,到头功罪欲谁从。

(0)

久雨

冬雨经春日日来,碧湖新水涨楼台。

阳和畅后群阴散,百鸟声中万萼开。

(0)

回风岭

南北风声倩斡旋,回风应是力回天。

当年洚水生灵垫,恨不移之障百川。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