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里》
《竹里》全文
明 / 林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衲湿空翠萧萧竹几枝。

茶声和叶细,琴响泻泉迟。

石人初静,窥林鸟不知。

徘徊同调,刻绿半成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和叶(hé yè)的意思:和谐友好的关系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石人(shí rén)的意思:指人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或表情。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衲(yī nà)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袈裟,比喻人唯一的衣物或家当。

有同(yǒu tóng)的意思:有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竹几(zhú jǐ)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如竹子一样高耸挺拔,不屈不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竹林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衲湿空翠,萧萧竹几枝”以“一衲”象征诗人,湿透的僧衣映衬出竹林的空翠之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萧萧竹几枝”则以竹的轻摇细语,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

颔联“茶声和叶细,琴响泻泉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之美。茶声与叶的细语交织,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琴音如同泉水般缓缓流淌,却又显得格外悠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颈联“拂石人初静,窥林鸟不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竹林中的和谐与宁静。拂石的动作让人物融入自然,而“鸟不知”的细节则强调了这份宁静的纯粹与深邃,仿佛连鸟儿也被这份静谧所感染。

尾联“徘徊有同调,刻绿半成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知音的喜悦。通过“刻绿半成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也暗示了自然之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竹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

作者介绍

林璧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落花和韵

墙头蛱蝶戏经时,绿萼深深弄影迟。

残月晓风寻去迹,登山临水赋新诗。

可随流水题芳洁,欲共攀条怨别离。

脉脉婵娟悄无语,未知栖燕更依谁。

(0)

由马嵬坡抵武功县宿旅店壁上有陆古山题马嵬坡七绝二首甚佳即依韵作此·其二

惨绿愁红锁碧山,芳魂渺渺几时还。

土花艳绝留香粉,好与佳人永驻颜。

(0)

有怀

天遣征鸿故故迟,谪仙消息杳难知。

自怜顾影思乡日,转忆临岐把袂时。

沽酒破愁嫌少力,赏花添恨惜无姿。

倚楼正复深惆怅,帘外偏闻叫子规。

(0)

饯梅二首·其一

惆怅南枝与北枝,残枝零落诉将离。

梨云路隔难追梦,杏苑春深好寄诗。

人立溪桥风细细,酒醒山店月迟迟。

最关情处君知否,纸帐轻寒索笑时。

(0)

舟中怀弟澹园即录以赠

曾托行踪广德州,秋风湖上又归舟。

检装正苦囊如洗,借箸犹虞事未周。

惜昔韶光难再共,抚今清况竟相侔。

一声鸿雁云天远,唤起新愁与旧愁。

(0)

旅况

云色迷山色,滩声杂雨声。

他乡多胜境,独客触离情。

路远书难到,囊空众尽轻。

凭栏遥望处,乱石自纵横。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