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絮(bài xù)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棉絮,比喻没有实际价值的言论或文章。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虮虱(jī shī)的意思:指小虫子,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旧国(jiù guó)的意思:指古代已经灭亡或者已经被推翻的国家。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樱笋(yīng sǔ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迅速,犹如樱花一样迅速生长。
- 翻译
- 年迈的身体关节酸痛,春天的景色不多,只有樱笋点缀。
破旧的棉絮无法保暖,滋生了虮虱,大杯中的酒也蒙上了尘埃。
在衰老之年,我依然是个漂泊的旅人,故乡当年的地方只剩废墟。
眼前的河岭还能远眺,年轻时的壮志不必为此哀叹。
- 注释
- 老形:形容年老体衰。
痛:疼痛。
春事:春天的景色。
樱笋:樱花和竹笋,春季的象征。
败絮:破旧的棉絮。
温:保暖。
虮虱:寄生虫。
覆酒:倒酒。
尘埃:灰尘。
衰年:晚年。
此日:此时此刻。
仍:仍然。
为客:作为客人,指漂泊在外。
旧国:故乡。
废台:废弃的台地,可能指故乡的遗迹。
河岭:河流和山岭。
尚:还。
堪:能够。
极目:远望。
少年:年轻时。
未须:不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春怀》,主要描绘了诗人的老年境况和对春日的感受。首句“老形已具臂膝痛”写出了诗人身体的老态,臂膝疼痛,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接着,“春事无多樱笋来”暗示春天即将过去,樱笋这样的时令之物也开始出现,但诗人感叹春光不再。
“败絮不温生虮虱”进一步渲染了生活的困顿,如同破败的棉絮无法提供温暖,反而滋生了虮虱,生活条件艰苦。而“大杯覆酒著尘埃”则描绘出诗人借酒浇愁,但杯中物已被尘埃覆盖,反映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
“衰年此日仍为客”表达了诗人在衰老之年仍然漂泊他乡,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旧国当时只废台”则借景抒情,旧日的故乡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暗含对故土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河岭尚堪供极目,少年为句未须哀”,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能放眼河岭,自我宽慰,不必为眼前的困境过于哀伤,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一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
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
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扫花游/扫地游.台城春饮,醉馀偶赋,不知词之所以然
嫩寒禁暖,正草色侵衣,野光如洗。去城数里。
绕长堤是柳,钓船深舣。小立斜阳,试数花风第几。
问春意。待留取断红,心事难寄。芳讯成拈指。
甚远客他乡,老怀如此。醉馀梦里。
尚分明认得,旧时罗绮。可惜空帘,误却归来燕子。
胜游地。想依然、断桥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