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赠曹以宁》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著书只欲明忠义,垂橐何曾计有无”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正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物质得失的淡泊态度。
“著书只欲明忠义”,诗人强调著书立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阐明忠诚与正义的价值。这里的“忠义”不仅指个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和对道义的坚守,更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道德伦理的重视。诗人认为,通过文字的力量,可以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向善。
“垂橐何曾计有无”,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在古代,“橐”指的是盛放财物的袋子。诗人说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从不曾计算过它们的存在与否。这种豁达的胸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这两句,既是对曹以宁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忠诚、正义与淡泊名利精神的颂扬。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品质显得尤为珍贵,它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永恒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
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
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沈、不尽古今愁。
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风声习气想风流。
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
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
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李老谷
高秋远行迈,入谷云气暝。
稍稍微雨来,渐怯衣裳冷。
萦纡青崦窄,杳窱烟林迥。
峰回稍开豁,夕阳散微影。
霜叶落秋涧,寒花媚秋岭。
途穷见土屋,人烟杂墟井。
平生爱山癖,愒此惬幽静。
月落闻子规,怀归心耿耿。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