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世(cháng shì)的意思:长久的世界,永恒的存在。
跪拜(guì bài)的意思:跪下行礼,表示极度敬重或崇拜。
桂宫(guì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形容美好的境地。
橘黄(jú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的橘子的颜色。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神社(shén shè)的意思:神社是指供奉神灵的场所,也可以指神庙。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巫风(wū fēng)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能够打动人心。
知常(zhī cháng)的意思:了解常情常理,知道事物的常态和规律。
-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八十五)》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日本的宗教习俗与社会生活。诗中通过“三千神社尽巫风”一句,展现了日本广泛存在的神社与祭祀活动,暗示了日本文化中对神灵的崇拜与信仰的深厚根基。接下来,“帐底题名列桂宫”则可能是指在祭祀或庆典时,人们在帐幕下写下名字,仿佛进入了某种神圣的殿堂,体现了参与者的虔诚与仪式感。
“蚕绿橘黄争跪拜”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日本农业社会中,人们在收获季节对自然的感恩之情,通过跪拜的形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对自然界的敬畏。这里的“绿”和“黄”分别代表了春季的绿色作物和秋季的黄色果实,象征着生命与丰收的循环。
最后一句“不知常世是何虫?”则以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日本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反思。这句话似乎在探讨,在这个看似有序的社会中,人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存在意义,或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驱动,如同昆虫般遵循着既定的规则生活。这种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日本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性探讨,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诗人,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敏锐感知与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