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白鹦鹉五首·其二》
《咏白鹦鹉五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眇质人间自雄峨冠洁静仪容

群来白鸟无相对,同向齐王侍雪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峨冠(é guān)的意思:指戴着高高的帽子,象征显赫的地位或高贵的身份。

洁静(jié jìng)的意思:

清净。 汉 贾谊 《新书·道术》:“放理洁静谓之行,反行为污。”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洁,一本作“ 絜 ”。

眇质(miǎo zhì)的意思:形容容貌或气质优美、清秀。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雪宫(xuě gōng)的意思:形容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物。

仪容(yí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举止、仪态。

质人(zhì rén)的意思:指被他人欺压、虐待的人,也指被捕入狱的人。

自雄(zì xióng)的意思:自我吹嘘或自夸自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鹦鹉在宫廷中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与境遇。

“眇质人间亦自雄”,开篇即以“眇质”形容白鹦鹉,意指其虽外表平凡,却自有一股不凡之气。“人间亦自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只白鹦鹉在平凡世界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峨冠脩洁静仪容”,接着描述白鹦鹉的外貌特征,峨冠象征其高雅的姿态,脩洁则表现其羽毛的整洁与纯净,静仪容则强调其举止的从容与优雅。

“群来白鸟无相对”,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鹦鹉的独特性。它与其他白鸟相聚时,似乎没有找到可以相匹配的同伴,暗示了它在群体中的孤独感或与众不同的地位。

“同向齐王侍雪宫”,最后两句将白鹦鹉的形象置于宫廷之中,与齐王相伴,侍奉于雪宫。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赋予了白鹦鹉一种尊贵的身份和特殊的使命,仿佛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员,更是宫廷文化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鹦鹉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貌与气质,还融入了诗人对其境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雪中书怀歌和范平仲韵奉寄黄陈二亲

几年不见腊前雪,今复三日迷长空。

六出微茫眇毫发,堕地化作冰珑松。

大钧播物本无意,妙巧如此岂人工。

赫日三伏间,铄石金为融。

宇宙炎炎净无滓,那有许物留苍穹。

彻夜春蚕声,寒重顽无风。

晓视漫漫玉满界,琪树冰柱交玲珑。

已喜万古烦歊尽,并作一色乾坤同。

山禽苦寒下庭除,此岂有意投樊笼。

燮理当圣明,三白知年丰。

黄竹苍梧事已往,郑田周鼎何时穷。

置此勿复陈,忧心易忡忡。

故山早梅冻未开,谁肯乘兴探芳丛。

黄陈齐名世稀有,祗共清樽拥炉红。

我欲策蹇驴,路危梁不通。

凭栏作诗寄远目,赓酬细味毋匆匆。

(0)

题杜休宁溪行图

溪行足佳兴,草树烟中稠。

天光荡林莽,石棱见长洲。

忆昔越中行,逸趣甘林丘。

岂谓靖节翁,亦有彭泽游。

府帖日夜下,催徵无时休。

邦本既已宁,民瘼谁当求。

感此发长吟,击楫临中流。

何当献斯图,一解苍生忧。

(0)

杂题画·其十二庐山图

五马南来王气空,石城江水动秋风。

客儿岂是忘机者,欲向东林结远公。

(0)

送邹弘道回江西

秋风袅袅锦帆开,画省仙郎此日回。

江表价藩雄楚粤,幕中词客重邹枚。

妙年莫负从军乐,多难端须济世才。

高阁卷帘看莫雨,赋成不似仲宣哀。

(0)

次韵魏守题韩园

名园新雨后,禅馆百花中。

苔径萦纡入,萝龛窈窕通。

磬声金殿月,幡影日坛风。

良牧留深眷,因兹悟色空。

(0)

题方壶子墨竹

方壶仙子御风还,云外珊珊响佩环。

吹彻凤笙山月冷,参差玉管落人间。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