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其三》
《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师今此去几时回,是法初无去与来。

一句但言无可得,宝函封印不须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函(bǎo hán)的意思:宝贵的信函或书信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封印(fēng yìn)的意思:指将某物封闭、封存或封锁起来,使其不再被使用或泄露。

函封(hán fēng)的意思:封存文件或信函,不予公开。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其三)》中的第三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沉思考和对佛法真谛的领悟。

首句“师今此去几时回”,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何时能归的关切之情,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的忧虑。

次句“是法初无去与来”,则转向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指出佛法的本质在于其内在性,而非外在的去留。这里的“去”与“来”不仅指人的行动,更象征着事物的变化和生命的流转,强调了佛法的永恒不变和普遍适用性。

后两句“一句但言无可得,宝函封印不须开”,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通过“无可得”的表述,诗人传达了佛法中“空”的观念——世间万物皆为空相,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同时,“宝函封印不须开”则形象地比喻了对于佛法的追求不应依赖于外在的形式或物质的拥有,而应深入内心,寻求精神上的觉醒和解脱。这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宽慰,也是对佛法真谛的深刻揭示,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佛法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探索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莲叶

东西南北总田田,未作芙蓉已可怜。

鱼戏不惊珠乱泻,人擎最爱月多圆。

湘累水屋香谁似,越女罗裙色未鲜。

玉溆金塘无阙处,花开一一故相穿。

(0)

山涧

涧畔累累甃石斑,无泉休讶涧空閒。

请君过雨时来看,嫩绿柔红流出山。

(0)

端午日舟泊南雄观竞渡时遇洪水

士女如云逐海滨,相将竞渡闹芳辰。

洪涛不散三闾恨,浊酒难醒湘水人。

毂击肩摩连紫陌,歌笙伐鼓拂红尘。

只因奉命趋朝急,未暇放閒半日身。

(0)

秋日过钟抱素宅·其二

放浪风前忽随簪,笑于狂叟不胜箴。

自缘喜舞还教鹤,试学为渔懒曲针。

老去酒徒多逸士,秋来诗兴动清砧。

高才愧尔多高咏,浅量从吾只浅斟。

(0)

琼州二首·其一

断虹饮海日光移,西北云屯少定姿。

飓母呼风千里至,三间茅屋可能支。

(0)

杜鹃花

春山琪树绿交加,蜀帝残魂怨月斜。

啼血满枝无着处,春风吹作艳阳花。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