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权舆》
《权舆》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uán
xiānqín / shījīng

xià
jīnměishí

jiēchéngquán

měishíguǐ
jīnměishíbǎo

jiēchéngqu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承权(chéng quán)的意思:接受权力或责任。

嗟乎(jiē hū)的意思:表示悲叹、感叹之情。

渠渠(qú q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嘹亮、清脆。

权舆(quán yú)的意思:权力和声势。

无余(wú yú)的意思:没有剩余、没有余地

夏屋(xià wū)的意思:指夏天住的房屋。

于嗟(yú jiē)的意思:表示惋惜、叹息,对事物感到遗憾或可惜。

注释
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於:叹词。
夏屋:大的食器。
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
”渠渠:丰盛。
于嗟乎:悲叹声。
承:继承。
簋: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
翻译
唉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
呜呼哉!曾经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饿顿顿吃不饱。可怜啊!远远不如从前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诗中的"夏屋渠渠"形象地描述了农家在炎热夏季中为了避暑而建造的简易房舍,其空旷的结构能够让风吹过带来凉爽。"每食无馀"则表明农民们的生活并不丰裕,每餐都尽可能地吃光,不留余粮。

然而,诗人通过反复使用"于嗟乎"和"不承权舆"的句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能享受到贵族特权车辆(权舆)的感慨。在古代中国,车辆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普通百姓无法拥有这种高级交通工具。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贫困生活和贵族的奢侈生活,表达了对现实不公的无奈和哀叹。

诗中的"每食四簋"指的是农民们简单而勤劳的饮食,四簋可能是指一天分四次吃饭的简朴生活。相比之下,"每食不饱"则显示了他们即便如此也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来填饱肚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饮食和生活条件的描写,反映出古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生存困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不公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题四圣观□道士诗卷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游人只是游晴昼,烟雨朝昏尽属君。

(0)

春行南山访友不遇

瘦筇支我上南山,才到山中分外閒。

九十日春将解印,百年心事几凭栏。

燕营一垒雏相庆,鹤舞三台仙未还。

松菊把门牢闭著,谁人弹压此骚坛。

(0)

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其一

人生南北浮萍耳,四海九州都是家。

毕竟男儿心似铁,莫将愁泪涴梅花。

(0)

和孙逢辰游子吟

独向春风泪几回,经年游子自堪悲。

天涯只为青云绊,堂上应怜白雪垂。

离思不随音问去,浪身惟逐梦魂归。

有时得慰故乡愿,骨肉团团醉寿杯。

(0)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其七

一梦行云还暂阻。尽把深诚,缀作新诗句。

幸有青鸾堪密付。良宵从此无虚度。

两意相欢朝又暮。争奈郎鞭,暂指长安路。

最是动人愁怨处。离情盈抱终无语。

(0)

寄圣水照讲师

圣水水深山亦深,寺前三十里清阴。

一僧趺坐松间石,不是安禅定苦吟。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