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会 昌 二 年 春 题 池 西 小 楼 唐 /白 居 易 花 边 春 水 水 边 楼 ,一 坐 经 今 四 十 秋 。望 月 桥 倾 三 遍 换 ,采 莲 船 破 五 回 修 。园 林 一 半 成 乔 木 ,邻 里 三 分 作 白 头 。苏 李 冥 蒙 随 烛 灭 ,陈 樊 漂 泊 逐 萍 流 。[
苏 庶 子 弘 、李 中 丞 道 枢 、及 陈 、樊 二 妓 十 余 年 皆 楼 中 歌 酒 中 伴 ,或 殁 或 散 ,独 予 在 焉 。
]虽 贫 眼 下 无 妨 乐 ,纵 病 心 中 不 与 愁 。自 笑 灵 光 岿 然 在 ,春 来 游 得 且 须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边楼(biān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的边角楼,比喻地位低下或不重要的角色。
病心(bì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烦乱,忧虑不安。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岿然(kuī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挺拔,不可动摇的样子。
莲船(lián chuán)的意思:指一种形状像莲花的船,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
邻里(lín lǐ)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泛指周围的人或社会关系。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冥蒙(míng mé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迷糊,不明事理,缺乏理性思考能力。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贫眼(pín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瞎或视力差。
萍流(píng liú)的意思:形容人在社会中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属。
破五(pò wǔ)的意思:指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放松休闲,不拘束、不拘泥于礼仪和规矩,放开玩乐的意思。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水水(shuǐ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苏李(sū lǐ)的意思:指苏轼和李清照两位宋代著名文人的姓氏,用以指代两位才华出众的人。
望月(wàng yuè)的意思:指对月亮的向往和思念,也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无妨(wú fáng)的意思:没有妨碍,没有影响
心中(xīn zhōng)的意思:心中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或信念。
眼下(yǎn xià)的意思:指当前、目前、此刻。
一坐(yī zuò)的意思:一坐指一坐在一起,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谈笑或会议等。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 翻译
- 春天的湖水环绕着岸边的楼阁,我在此地已度过四十个春秋。
望月桥倒塌了三次又重建,采莲船破损了五次再修复。
一半的园林如今长成了高大的树木,邻居中有三分之一已经白发苍苍。
苏李两位故人已逝,他们的身影如同烛火熄灭般消失,陈樊二位朋友漂泊不定,如同浮萍流转。
虽然贫穷但眼前不妨碍享受快乐,即使生病内心也不让忧愁侵扰。
自我嘲笑那份精神依然存在,春天来临,还是应该去游玩享受。
- 注释
- 花边:湖水的边缘。
春水:春天的湖水。
水边楼:湖边的楼阁。
望月桥:观赏月亮的桥。
三遍换:倒塌三次并重建三次。
采莲船:采摘荷花的小船。
五回修:破损五次并修复五次。
园林:花园或公园。
乔木:高大的树木。
白头:白发,象征年老。
苏李:指代两位已故的朋友。
冥蒙:形容消失或模糊不清。
烛灭:比喻死亡。
陈樊:指代另外两位朋友。
漂泊:生活动荡不定。
逐萍流: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眼下:目前,当前。
无妨:不妨碍。
乐:快乐。
纵病:即使生病。
心中:内心。
不与愁:不让忧愁存在。
灵光:精神或智慧的光芒。
岿然:稳固不变的样子。
在:存在。
春来:春天来临。
游得:可以游玩。
且须游:应当去游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天于一座位于水边的楼中,回顾自己四十年来的生活历程。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心境。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 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静谧而沉思的氛围,诗人坐在充满春意的水边楼中,回望自己已经度过了四十个春天,这里的“一坐”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与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接着,“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 这两句通过对桥和船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生命中的起伏变化。望月桥虽倾斜,但仍旧被维护;采莲船虽然破损,却不断得到修补,这些都是诗人生命历程中不断适应与调整的写照。
“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这两句则描绘了景物和人的共同变化。园林中的花草变成了参天大树,而周围的人们也都渐渐变白发,这都是时间流逝的无情印记。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 这里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位隐逸之士,他们或许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这里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
“虽贫眼下无妨乐,纵病心中不与愁。” 即便是身处贫困之中,诗人仍旧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让疾病带来的痛苦侵扰自己的心境。
最后,“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诗人自嘲地笑着,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固不坏。即便是面对岁月流逝,他仍旧乐于享受每一个到来的春天,珍惜每一次游历之旅。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