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建 安 公 梅 山 堂 宋 /张 栻 梅 公 山 色 近 庭 除 ,胜 日 供 公 几 杖 余 。千 古 谩 传 栖 迹 地 ,当 年 谁 忆 爱 君 书 。丹 心 炯 炯 元 无 间 ,白 发 星 星 不 用 鉏 。待 得 斯 民 俱 奠 枕 ,归 来 端 亦 爱 吾 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奠枕(diàn zhěn)的意思:指为已故的人准备安葬所需的棺材枕头,比喻为人准备后事。
公山(gōng shān)的意思:指公共的地方或事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迹地(jì d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几杖(jǐ zhàng)的意思:几根拐杖,指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梅公(méi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以养梅花为爱好,专心致志,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追求自己的理想。
栖迹(qī jì)的意思:指动物栖身的地方,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居住或活动地。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胜日(shèng rì)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或状态。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庭除(tíng chú)的意思:指清除内外庭院的杂草,比喻清除害群之马,除去害人之事物。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星星(xīng xīng)的意思: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势。形容事物发展初期虽然微弱,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 注释
- 梅公山色:指梅公山的美景。
庭除:庭院。
胜日:好日子。
几杖:杖藜,代指悠闲生活。
栖迹地:隐居的地方。
爱君书:怀念您过去的读书时光。
丹心炯炯:赤诚的心。
无间:没有间隙,一心一意。
白发星星:形容头发斑白。
斯民:百姓。
奠枕:安枕无忧。
吾庐:我的房子,这里指简朴的居所。
- 翻译
- 梅公山的景色近在庭院,美好的日子足够您闲适度日,享受杖藜漫步。
长久以来,人们只是传说这里是隐居之地,但又有谁还记得您曾钟爱的书卷时光。
您的赤诚之心始终如一,无需刻意掩饰,满头白发也无需担忧岁月的痕迹。
等到百姓都安居乐业,枕头安稳,那时您回归,定会更加珍爱这简朴的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寄题建安公梅山堂》。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山色,表达了自己对梅花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过去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首句“梅公山色近庭除”,设定了一种幽静、宁谧的环境氛围。这里的“梅公”指的是建安公梅尧臣,他是唐代文学家,也是诗人张栻崇拜的人物之一。“山色近庭除”则形象地描绘出梅花之美,如同远处山色的映照,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着,“胜日供公几杖馀”,表达了诗人对梅尧臣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他每天都会拿起几枝梅花来纪念这位前辈文学家。这里的“胜日”指的是美好的时光,可能是指春季梅花盛开的时候。
第三句“千古谩传栖迹地”,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遗迹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展示了自己对于过去文化和文学遗产的尊重与怀念。“当年谁忆爱君书”进一步表露了诗人对梅尧臣及其作品的深厚情感。
“丹心炯炯元无间”,这里的“丹心”象征着纯洁和忠诚,说明诗人的内心世界非常纯净,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而“白发星星不用锄”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满足和接受。诗人尽管年迈,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生命的美好持有一份珍惜。
最后两句,“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与满足。他希望能够和普通百姓一样,安然入睡,同时也期待着归家后的温馨场景。这里的“端”字意味着一种平静、祥和的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情操,也反映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起伏龙行呈张元亮
使君寸丹通九渊,冷彻龙胆惊不眠。
掣关稽首玉帝前,青霓影里一粲鲜。
群龙下走如奔泉,电旗掀舞雷车旋。
怒蛟腾起缠阴涎,四海五湖归一髯。
黄尘白沙飞满川,顷刻变作声潺湲。
何人此手有此拳,敛散风雨麾云烟。
一州千里十万廛,翻覆歉岁为丰年。
云花缭绕金连钱,使君倚鞚将朝天。
千珠万玉倾箱圆,夕阳扪腹秋风边。
此时可怀不可瞻,何不留取黄金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