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笋(àn sǔn)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才能或力量。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归马(guī mǎ)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柳营(liǔ yíng)的意思:指军队的营地,也用来比喻聚集的地方。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平处(píng chú)的意思:指在争斗或争议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立场。
晴川(qíng chuān)的意思:指晴朗明亮的河川,引申为形容景色美丽、天空明朗的意境。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柔桑(róu sāng)的意思:形容人柔弱而坚韧,如同桑树一样能够屈曲而不折断。
桑叶(sāng yè)的意思:指虚假的遮掩,掩盖真相。
嘶声(sī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尖锐刺耳,像马嘶的声音。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映带(yìng dài)的意思:指光影映照,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意境。
细柳营(xì liǔ yíng)的意思:细柳营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在行动中保持灵活、机智和敏捷的能力。
- 鉴赏
此幅佳作,由明代画家严仁远所绘,张宁为之题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首句“青山碧海烟霄外”,以青山碧海起笔,烟云缭绕,展现出一幅广阔深远的自然景象。接着“晴川茂林相映带”,晴朗的河川与繁茂的森林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氛围。
“柔桑叶暗笋芽齐”一句,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柔软的桑叶与齐整的竹笋芽共同生长,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而“葭芜满眼春何在”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芦苇丛中,满眼皆是春色,却不知春意究竟藏于何处,引人遐想。
“湖中楼船閒自横,湖堤归马无嘶声”,画面转至湖面,楼船悠闲地停泊,湖堤上归来的马匹静默无声,一派宁静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也暗示了社会的安宁与和谐。
最后,“太平处处烽烟息,不见当时细柳营”两句,点明了主题——太平盛世。烽火已熄,不再有战争的喧嚣,昔日的军营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繁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时代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