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起听圃人锄月声》
《夜起听圃人锄月声》全文
明 / 方起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凉月白于水,微烟且未生。

莺眠一树静,草响百虫争。

人影孤逾冷,锄音歇复鸣。

墙头相问訉,莫是老云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莫是(mò shì)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怀疑,用于疑问句中。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相问(xiāng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或交谈。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田园景象,充满了宁静与生机的对比,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联“凉月白于水,微烟且未生”,以月色之白比水,营造出一片清冷而明亮的夜景,同时暗示了空气中还未有烟雾弥漫,强调了夜晚的纯净与宁静。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预示着接下来将会有更多动态元素的加入。

颔联“莺眠一树静,草响百虫争”,通过“静”与“争”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另一面——虽然树木中的黄莺在休息,但草丛中却有各种昆虫在活跃,它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热闹而又和谐的自然交响乐。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体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活力。

颈联“人影孤逾冷,锄音歇复鸣”,将视角转向人类活动。在这样的夜晚,一个人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单,似乎在寒冷的月光下更加凸显其孤独感。然而,随着锄头的敲击声时停时起,又为这份寂静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节奏感。这种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的变化,既表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也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尾联“墙头相问訉,莫是老云卿”,以墙头的问答作为收尾,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的人际关系。这句问话仿佛在说:“那边的老朋友,是你吗?”这样的结尾,不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也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田园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也有劳作与生活的节奏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方起龙
朝代:明

方起龙,字海吟。惠来人。明末诸生。事见清陈珏《古瀛诗苑》卷一、清雍正《惠来县志》卷三。
猜你喜欢

司寇临海敬所王公阅视三镇远以图说见遗赋诗二章为报·其二

一望重关塞草枯,主恩持节视防胡。

九边烽火褰帷净,三镇军声指掌呼。

上谷去天低倚剑,黄河如带稳飞刍。

平收聚落风沙色,并入山阴笔阵图。

(0)

酬罗敬叔

病里送君游白岳,归来对我惜苍颜。

移家只是湖边好,莫问茱萸第几湾。

(0)

寄题沈逸人故居

修竹湘沅畔,会闻有避喧。

叶香馀在户,翠影尚临轩。

野日怅谁语,江云愁与繁。

自君腾驾后,阒寂此丘樊。

(0)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九

手探月窟足天根,悟尽羲图造化原。

嘉遁有窝甘偃蹇,观光无意羡飞骞。

诗成比赋犹堪咏,道在希夷信莫言。

胜日良辰留客处,清风满抱酒盈樽。

(0)

题何郎中卷

粉署郎官诏许归,都门祖席倍增辉。

九天光逐回鸾动,三峡云随画鹢飞。

慈竹满庭浮晓色,芳花绕户送春晖。

一门喜气深如海,万里江流接帝畿。

(0)

同张侍御宿院

柏台清绝小窗虚,閒看遥空思有馀。

明月有光圆又缺,浮云不定卷还舒。

初晴爽气澄襟冷,入夜清风到面徐。

莫笑官贫身老大,无名公已悟乘除。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