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冲和(chōng hé)的意思:指两种相反或矛盾的事物相互融合或调和,达到平衡的状态。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垢面(gòu miàn)的意思:指脸上有污垢,形容人品行卑劣或道德败坏。
谨养(jǐn yǎng)的意思:谨慎地养育、细心地照料
谨谨(jǐn jǐn)的意思:非常谨慎小心,做事不敢大意。
如志(rú zhì)的意思:如同志向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时中(shí zhōng)的意思: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头垢(tóu gòu)的意思:指人的思想陈旧、落后,不与时俱进。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蓬头垢面(péng tóu gòu miàn)的意思:指头发蓬乱、面孔肮脏的样子,形容人的形象憔悴、不整洁。
-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南柯子》是一首表达个人修炼追求的词。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但愿三丹结",这里的“三丹”可能指的是修炼中的某种境界或内丹修炼,表达了诗人希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地。“何愁两鬓皤”,“皤”指头发白,诗人不担忧岁月流逝,显示出对生命的超然态度。
"蓬头垢面啰哩啰",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不拘小节、专注于修炼的形象,反映出其对世俗琐事的不屑一顾。“谨谨养冲和”,“冲和”是道家术语,指阴阳调和,诗人强调要谨慎修养,保持内心的平和。
“不羡相如志,无心继伏波”,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大家,伏波将军是指东汉的马援,诗人表示无意效仿他们的追求,而是选择自己的道路。“马风题柱意如何”,“马风题柱”典故出自《史记》,形容人有志向,此处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
最后两句“不做神仙,不过灞陵河”,表明诗人并不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道,而是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只要能在人间过上平静的日子,就已经足够,哪怕只是在家乡附近度过。
整体来看,这首词体现了马钰对道家修炼的执着追求和个人价值观的坚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赵制置制胜轩诗
何年误认貙作熊,力小知薄当戎冲。
级夷蕃拔牖户破,至今风色长如冬。
去年推毂以授公,单车飞度双剑峰。
风棱荦荦胆气雄,临淮军垒足迹重。
夜起揽衣瞻井络,铸铁不知经几错。
朅来谈笑上纹楸,龟头局中虎口著。
谁将舆柴误战尘,天戈一挥如砥平。
濯征猃狁威蛮荆,捷书夜上白玉京。
考成轩户适兹日,一吐十年胸怫郁。
看诗又觉饶馀力,要殄馀忧宽旰食。
书生喜极还太息,天下忧端尚非一。
经营分表竟何益,盍护本根保成绩。
次韵荆门张守寺簿见寄诗韵张守以制司调民筑城申朝廷制司缴纳告敕不愿仕·其一
不把离忧寄楚辞,绝嗤致邑请臧为。
日才北向夏长至,火未西流秋变衰。
消息一机川水逝,诎信二气蛰虫知。
夫君识虑超馀子,我亦年来管豹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