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分(bǐ fēn)的意思:指文字的笔画清晰、分明。
调粉(diào fěn)的意思:调整心情,使自己变得开心和愉快。
二色(èr sè)的意思:指事物的颜色变化,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心情或态度的变化。
粉笔(fěn bǐ)的意思:粉笔是指粉末状的物质,常用于书写和绘画。在成语中,粉笔通常比喻过时、落后的事物或观念。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劝酒(quàn jiǔ)的意思:劝酒是指主动或委婉地劝人喝酒的行为。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蜀国(shǔ guó)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也用来比喻一个地方的繁荣和富饶。
西园(xī yuán)的意思:西园是一个古代的园林名,意指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园客(yuán kè)的意思:指在园林游览时的客人,也用来形容游客或参观者。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注释
- 蜀国:指蜀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芙蓉:荷花的别称。
二色:两种颜色。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盈枝:花开满枝头。
画调:如画的景色。
粉笔:绘画工具。
绣引:刺绣时的动作。
红针:刺绣用的红色针线。
落晚:傍晚。
窥:偷偷看。
露沼:带有露水的池塘。
忍寒:忍受寒冷。
倚:依靠。
霜篱:结霜的篱笆。
西园客:西边园林的客人。
劝酒:劝人饮酒。
- 翻译
- 蜀地的芙蓉有两种颜色,通常在重阳节前后盛开。
它们在画卷般的景色中被粉笔细致描绘,又在锦绣般的刺绣中被红针点缀。
傍晚时分,独自欣赏着露水中的花朵,忍受寒冷,又有谁会想到它依傍在霜冻的篱笆旁。
主人每日都有西园的宾客,有了你这样的美景,更适宜举杯劝酒。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季的丰富色彩和生机。开篇“蜀国芙蓉名二色”,点明了芙蓉花在四川地区以其鲜艳的颜色而闻名,而且这种色彩是分为两种不同的色调。在“重阳前后始盈枝”中,“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九节,即秋季的一个重要时节。诗人通过这一时间点,描绘了芙蓉花在这个时候才逐渐丰满地挂满枝头,表达了对这份生长过程的细腻观察和欣赏。
接着,“画调粉笔分妆处”是将芙蓉花比喻为美丽的妆容,用“画调粉笔”来形容其色彩的精致与柔和,似乎在暗示这份自然之美甚至能与人工的绘画相媲美。而“绣引红针间刺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细腻之感,将芙蓉花瓣比作用红线穿缕的绣花,每一个部分都经过精心的编织,彰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描绘。
在“落晚自怜窥露沼”中,诗人开始转向对芙蓉花的同情和怜悯。到了傍晚时分,芙蓉花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和孤独,“忍寒谁念倚霜篱”则表达了这种孤寂之美,它在寒冷中默默承受着,而没有人能理解它的境遇。
最后两句“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于劝酒宜”,转折到主人对待客人的情形。主人每天都会有来访的宾客,在这种场合之下,芙蓉花仿佛成为了引人入胜的美好景致,“得尔”即得到这份美好的时候,是最适合劝酒交际的时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美感的深刻把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