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二首·其二》
《画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石路崎岖近却遥,抱琴将赴隐人招。

茅堂只在深处骑马看山过野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隐人(yǐn rén)的意思:指隐藏在幕后或不引人注意的人。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首句“石路崎岖近却遥”,以崎岖的石路象征通往隐居之地的艰难路程,同时也暗示了心灵上的探寻之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探索。然而,“近却遥”三字又巧妙地表达了尽管道路艰险,但目的地似乎既近且远,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遐想。

次句“抱琴将赴隐人招”,诗人手持心爱之琴,准备前往隐居者的邀请。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琴声悠扬,或许能抚慰心灵,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

第三句“茅堂只在云深处”,描绘了一个隐居之所的神秘与宁静。茅草屋隐藏于云雾之中,既远离尘世的喧嚣,又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这不仅是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也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最后一句“骑马看山过野桥”,画面感十足。诗人骑着马,穿越山峦,跨过野桥,这一动态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感,也暗示了探索未知、追求自由的精神。山川之美与行旅之乐相交织,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它不仅是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更蕴含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送次卿兄还新安

闻君戒明发,值此深秋时。

相送碧山下,殷勤荐离卮。

与君夙通谱,况尔学同师。

所期在闻道,肯为矜文辞。

易通久沦没,遗书亦参差。

向非考亭翁,入德将焉施。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

圣贤去千载,凛凛如在兹。

君归歙水上,岂徒事耘耔。

至言启茅塞,予方日孜孜。

(0)

西湖四景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

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

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0)

西湖二月二十日

平生拙人事,出走临东藩。

纷此狱讼地,欣乘刀笔闲。

漾舟明湖上,清镜照衰颜。

春风随我来,扫尽冰雪顽。

花开满北渚,水渌到南山。

鱼鸟自翔泳,白云时往还。

吾亦乐吾乐,放怀天地间。

顾视彼誇者,锱铢何足言?

(0)

书吴江垂虹亭诗

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

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

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

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0)

又自和二首·其二

好把悲欢付一卮,明朝北客有行期。

劝君莫听骊驹曲,只恐催人两鬓衰。

(0)

岁寒知松柏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