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台记所见》
《南台记所见》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是愁是病是寒欺,斜倚熏笼不支

我若梦中彩笔,好图一幅西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彩笔(cǎi bǐ)的意思:指文笔华丽、多彩多姿。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西施(xī s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斜倚(xié yǐ)的意思:指倚靠、依赖或倚靠不稳定。

熏笼(xūn lóng)的意思:比喻受到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病态之美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病弱与慵懒的姿态。首句“是愁是病是寒欺”以疑问句式开篇,巧妙地将愁绪、疾病与寒冷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哀婉的氛围。接着,“斜倚熏笼力不支”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无力地倚靠在熏笼旁的形象,暗示了她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疲惫。

“我若梦中传彩笔,好图一幅病西施”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病态女子美的赞叹与向往。这里借用“病西施”的典故,将女子与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相提并论,强调了她的美丽并非仅限于外貌,更在于那份病态中的独特韵味。同时,诗人想象自己在梦中能够用彩笔描绘出她的美,既是对女子美的高度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形象的深深喜爱与渴望捕捉其美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病态美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丰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通过对比与联想,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令人心生怜惜又充满魅力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到严十五晦朔郡酿不佳求于都下既不时至欲借书读之而寓公多秘不肯出无以度日殊惘惘也

桐君故隐两经秋,小院孤灯夜夜愁。

名酒过于求赵璧,异书浑似借荆州。

溪山胜处身难到,风月佳时事不休。

安得连车载郫酿,金鞭重作浣花游。

(0)

冬夜二首·其一

岁晚风霜恶,将如遥夜何。

残灯挑更暗,寒犬吠偏多。

支枕成孤咏,怀人起浩歌。

梅花不解饮,谁伴醉颜酡。

(0)

哨遍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于此。

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

说蚁慕于膻,于蚁弃知,又说于羊弃意。

甚虱焚于豕独忘之。却骤说于鱼为得计。

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子固非鱼,噫。

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

有网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似鹍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

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0)

九日次定国韵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

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

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

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

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

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

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

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

轩裳陈道路,往往儿童收。

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驺。

似闻负贩人,中有第一流。

炯然径寸珠,藏此百结裘。

意行无车马,倏忽略九州。

邂逅独见之,天与非人谋。

笑我方醉梦,衣冠戏沐猴。

力尽病骐骥,伎穷老伶优。

北山有云根,寸田自可耰。

会当无何乡,同作逍遥游。

归来城郭是,空有累累丘。

(0)

食甘

一双罗帕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

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

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

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0)

读杜诗

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

耳想杜鹃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

千年夔峡有诗在,一夜耒江如酒何。

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蹉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