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七》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七》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滃合浮云放晴,溪山相照寂无声

不知问字何处,门外孤舟尽日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字人(zì rén)的意思:指对文字、字句极为熟悉,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文字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滃合浮云晚放晴”写的是傍晚时分,乌云散去,天空放晴,画面中的云雾缭绕,显得格外生动。次句“溪山相照寂无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溪水与山峦相互映照,没有一丝声响,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

后两句“不知问字人何处,门外孤舟尽日横”则转向了对人物的描绘。诗人想象画中可能有一位求知若渴的人,正在寻找答案,但画面中却只见一叶孤舟静静地停在门外,似乎在等待着主人归来,或者暗示那位问字之人已经离去,留下孤舟和无尽的期待。这既增添了画面的深度,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思索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句·其十九

坐啸月华青嶂外,徐吟帆起白云边。

(0)

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三

笳鼓周南地,公尝此保釐。

都人怀旧德,行路起新悲。

昔我祈难老,今天莫慭遗。

呼嗟如可赎,犹愿百身为。

(0)

山光寺一首

高台已倾曲池平,江都宫殿野草生。

隋家事远不须问,淮南非复百年城。

(0)

和少述春日四首·其一

春日融融二月晴,春风蔼蔼百花明。

少年嬉逐正应急,何处歌箫走马声。

(0)

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

吴越千里广,故鄣临上游。

江山号天险,人物自风流。

在昔为成国,于今亦大州。

时平除圄守,地胜足遨游。

青嶂南朝寺,苍烟北固楼。

莼鲈秋末老,行棹莫迟留。

(0)

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

邂逅相遇三诗翁,适我愿兮江之东。

每乘高兴即同赋,矧值修竹华严宫。

迫穷收弃势相远,交我以淡情何重。

古来金石论贤达,应求本自声气同。

清晨登此亭,亭前罗层峰。

浮云开白日,金影升珠栊。

高标不逐四时变,翠色可夺千葩红。

一日无此君,子猷啸咏已不浓。

清风飒然至,渊明喜动羲人容。

化龙况是葛陂杖,待凤幸列朝阳桐。

伶伦裁嶰谷,律吕因雌雄。

太和尚可致天地,烦想岂特疏心胸。

下逮汉蔡邕,取椽制笛柯亭中。

与夫皮为冠兮叶为酒,皆自荆阳之贡东南之美兮,冒霜停雪拂景云而萦惠风。

吾曹对此但欲适清乐,不学渭川之人兮资千亩以敌万钟。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