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广城制止寺闻菩提叶声作》
《宿广城制止寺闻菩提叶声作》全文
明 / 释今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苍苔东晋殿,嘉树六朝馀。

叶向春风老,声飘秋雨初。

虚堂清磬断,高枕客情疏。

遥想中夜长吟草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东晋(dōng jì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的文化、艺术、学术等方面的繁荣和兴盛。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嘉树(jiā shù)的意思:指受人尊崇、受人景仰的人物或事物。

客情(kè qíng)的意思:指待客的礼节和情谊。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广城制止寺内的一幅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苍凉与静谧。

首句“苍苔东晋殿”,以“苍苔”点出时间的久远,暗示东晋时期的古殿如今已披上了一层岁月的痕迹,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嘉树六朝馀”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景观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依然保持着生机与美丽。

“叶向春风老,声飘秋雨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春与秋、老与新,生动地描绘了树叶从繁茂到凋零的过程,以及在秋雨中飘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氛围。

“虚堂清磬断,高枕客情疏”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清脆的钟声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渐渐消失,仿佛是心灵的洗涤。高枕而眠的旅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心中的烦恼似乎也随着钟声的消逝而逐渐淡去,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遥想山中夜,长吟一草庐”两句,诗人通过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幽静的山中夜晚,草庐之中,诗人独自长吟,或许是在思考人生,或许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这种意境,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

作者介绍

释今严
朝代:明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送陈子山待制

戒舟沧溟阔,挂席北斗回。

驿吏候明发,夙兴具盘罍。

及兹阳春杪,高飙正南来。

蛟亹海色聚,秦望霜雾开。

迢递启城观,缥缈幻方莱。

玉堂席虚右,群仙久裴徊。

冠盖切五云,环佩振三台。

直起铃阁曙,胪传重轰雷。

(0)

题丹丘图送周元善台州直学

去去丹邱客,云山万叠深。

吟鞭驱瘦马,倦仆负孤琴。

芹水乡关梦,蓉峰故旧心。

杏花明月下,莫忘寄遗音。

(0)

代张匡敬送宪史武文献迁浙西

儒衡家世旧,气节老弥刚。

谁谓更千古,犹能出一郎。

乌台知姓字,白简凛风霜。

后夜吴江月,清光应更长。

(0)

用前韵序山家幽寂之趣呈前人十首·其四

春风绿尽江南草,夜雨红销树底花。

独立斜阳多少恨,长空捲散暮天霞。

(0)

满庭芳.寒食伤先兄正献公

魂黯云山,泪零风野,转头三度清明。

感今怀旧,何事不伤情。

文史共、梁园书几,枭卢对、湓浦灯檠。

经行处,洞庭彭蠡,同载赴瑶京。

才名人尽羡,朝家大宋,陆氏难兄。

但驽骀,小季少后鹏程。

丹桂树、何论高下,紫荆花、早变枯荣。

微衷苦,乱峰如树,幽恨几时平。

(0)

陈南仲幼失母寻至永丰逆旅得见

及泉忍闻誓母,历郡乃见寻亲。

借问永丰逆旅,何如颖谷封人。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