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蒿目(hāo mù)的意思:指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的人。
管弦(guǎn xián)的意思:指乐曲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也泛指各种事物的安排和协调。
观民(guān mín)的意思:观察人民,了解民情。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较量(jiào liàng)的意思:指两方或多方相互竞争、比试、争斗。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前番(qián fān)的意思:前次、以前的一次。
翘心(qiào xīn)的意思:指心思不安,思念之情难以平息。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热闹(rè nào)的意思:指热闹非凡,热烈喧闹的场面或氛围。
如初(rú chū)的意思:如同初次一样,像刚开始一样纯洁无暇。
钻仰(zuàn yǎng)的意思:钻研、深入学习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至泉林二首再叠旧作韵》中的第二首。全诗以“至泉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圣贤的崇敬之情。
首句“我曾两度驻负尾,绝胜浑如初度来”,诗人回忆了两次到访泉林的经历,认为这次的体验比初次更为深刻,流露出对泉林美景的深厚情感。接着,“何必管弦誇热闹,可知泉石称清陪”,诗人认为音乐与热闹并非欣赏美景的必要条件,真正的美在于自然的静谧与清雅,泉石的陪伴足以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观民蒿目盈宁耳,近圣翘心钻仰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圣贤精神的向往。他认为观察民众的生活状态,倾听他们的声音,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接近圣贤的精神世界,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必经之路。
最后,“较量前番幸成武,几閒对景一徘徊”,诗人将这次的泉林之行与之前的经历进行比较,感叹这次的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在美景面前,他几度徘徊,不愿离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圣贤精神的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